高利贷好坏参半 我国贷款政策需完善
中国广播网讯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消灭高利贷的方法是让大家都去放高利贷。”——这是经济学家茅于轼最新发表的观点。
茅于轼说,我们从来都认为,放高利贷是一种剥削,因为放款人不劳而获,借款人背负沉重的利息负担。他们辛辛苦苦赚的钱被无端地扣除一部分。显然很不公平。但是我们也应该从另一个角度想一想,如果没有人放高利贷,急于用钱的人,告贷无门,岂非更加困难。至于说放款人不劳而获,是一种剥削,那么整个金融业都是不劳而获的。他们是不是也在剥削?现代的金融业利润非常丰厚,每年赚的钱是天文数字。如果他们没有创造财富,所赚的钱全都是剥削来的。果真如此的话,全部金融业都应该立刻关门,免得危害社会,侵犯了别人的利益。所以金融业是否创造财富,它所赚的钱是否正当,事关金融业的存废,也和解决高利贷的问题直接相关。如果高利贷也创造了财富,那就不是剥削,反而值得鼓励。
高利贷的错是在利息率太高,而不是资金的高效配置。如果能将高利贷的利息率降下来,它的坏处就避免了。所以对待高利贷的方针不是消灭它,而是降低它的利息率。所以,消灭高利贷的方法恰好是提倡高利贷,让大家都去放高利贷。由于供给增加,利息率必定下降,高利贷的危害就避免了。
而对于全民放高利贷的观点,小额贷款专家张化桥并不认同。
“为什么美国没有高利贷?”张化桥的回答是,其实美国是有的。他们的名字比较好听,他们叫风投,直投,PE,对冲基金或者投行。其实,所有银行的信用卡借款也是高利贷。30%以上的年化利率还不是高利贷吗?
此外,美国还有大量为信用记录有缺陷的人们,短期急需用钱的人们以及低收入和无资产的人们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
当然,在市面上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欧美国家没有中国那么多高利贷现象。为什么?高利贷是相对于低利贷而言的。我们中国的利率管制刺激了贷款需求,鼓励了低效率的贷款项目,导致了资金市场的严重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