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视频-图片-专题-人才-求职-招聘-房产-本地通-购物-旅游-景点-百姓呼声-消费指南-黔东南手机报-互动圈圈

未来硬盘数据密度或达每平方英寸10太位

  •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投稿QQ:449315
  • 时间:2010-5-13 9:23:18 来源:科技日报
  • 手机访问 WAP网址 http://wap.qdn.cn

 

    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光子学》杂志上的研究报告显示,研究人员展示了一种可结合两种硬盘写入方式的新型数据存储方法,其可将目前硬盘约为每平方英寸数百吉字节(1吉字节相当于1000兆字节)的存储密度提升至1太位(1太字节相当于100 万兆字节),并有望将介质的存储容量最高提升到每平方英寸10太位左右,可被应用于光刻、生物传感器和纳米操控等诸多领域。

  

    两种写入方式之一的“热辅助磁记录技术”(TAR)通过激光照射写入点对盘片微粒进行加热的方式,加以辅助磁头写入来改变记录单元的属性。即硬盘介质受热后,会使磁盘微粒按一定方向被磁化,数据位就形成了“1”和“0”的表示。热量的产生能更容易地将数据记录在盘片上,之后随着快速冷却,又可使已写入的数据变得稳定,从而达到永久存储的目的,而写入时间也可小幅缩短。

  

    事实上,当硬盘上的存储单元彼此距离极小时,便会产生所谓的超顺磁性现象。硬盘读写头在向存储单元中写入数据时产生的热量会致使该存储单元周围的数据损坏,而随着硬盘存储密度的提升,避免超顺磁现象发生也变得越来越有难度。而此时,另一种名为“位式记录技术”(BPR)的写入方式会对记录介质表面进行光刻处理,利用磁岛分隔每个独立的写入事件,从而使“超顺磁效应”不会对周围的存储单元造成影响。

  

    研究人员表示,单独使用这两种写入技术之一时,数据的存储密度并不会有太大的提升,最多可提升到每平方英寸200吉字节至300吉字节左右。而将两种技术结合使用,“位式记录技术”的磁岛可使“热辅助磁记录技术”因存储介质颗粒偏小造成的不稳定性不再棘手,而“热辅助磁记录技术”则可放宽“位式记录技术”对读写头尺寸的苛刻要求,弥补两种技术各自的缺陷,从而实现存储密度的极大提升。而随着单位存储密度的提升,硬盘容量也有望提升数十倍,令传统硬盘重获新生。(张巍巍)

  

    对于“1+1”这个算式,任何计算机都不会给出“2”以外的答案。但在计算机存储领域,今天却实实在在地显现了一个“1+1>2”的结果。两种硬盘写入手段结合后相得益彰,创造出新的数据存储方式,或将把硬盘容量扩大几十倍。说实话,计算机某项性能这种量级的提高并不稀罕,其意义更在于给我们提了一个醒:即便硅芯片技术真的已经接近极限,那个微观世界里依然有大量未竟的事业等待人类完成。挖潜革新改造,路漫漫其修远兮,万不能轻言到顶而忘记上下求索。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我要评论】 【我要订阅】 【我要投稿】 【我要纠错】 【字体: 】 责任编辑:郑旭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
网友评论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分类信息
新闻图片推荐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