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黔东南留守儿童献爱心慈善晚会在上海举行
州委副书记韩卉在晚会现场致词 (图片由州委宣传部提供)
据黔东南日报消息 2月7日,上海浦东星河湾酒店宴会大厅,灯火辉煌,场面恢宏。由上海市侨务办、上海市归国华侨联合会、黔东南州人民政府、上海增爱基金会、上海侨报社共同主办,《上海侨报·世博周刊》、杭州睿韬广告有限公司承办的“增爱之夜·放飞天使的爱”——为黔东南留守儿童奉献一片爱心主题慈善晚会在这里举行。举办这次慈善晚会的目的,就是要借助上海这个国际大平台和海外华人、华侨的资源优势,为黔东南农村留守儿童募集善款。来自上海市侨商会、上海浦东归国留学联合会、上海香港商会、浙江省女企业家协会、上海贵州商会,以及韩国友利银行、香港汇丰银行等华人华侨及爱心人士350余人参加了本次慈善晚会。上海市侨办主任崔明华,上海市侨联副主席张癸,上海增爱基金会理事长胡锦星,贵州省政府驻上海办事处主任张琼,黔东南州委副书记韩卉,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长耿生茂,副州长姜学东出席了晚会;美国首位华裔市长、医学博士黄锦波先生专程从美国赶来参加晚会。上海侨报社社长谢荣林、上海增爱基金会理事长胡锦星、黔东南州委副书记韩卉分别在会上致词。
韩卉首先代表中共黔东南州委、黔东南州人民政府以及全州440多万各族人民,向一直以来关心黔东南发展的上海人民及各界朋友,特别是亲自操办这次慈善活动的《上海侨报·世博周刊》的领导和爱心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在晚会上介绍了黔东南州的旅游资源。她说,黔东南是贵州省以苗族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其突出特点,一是少数民族比例高,二是县域文化特色各异,三是生态状况良好,四是民族风情浓郁,五是文物古迹众多,六是文化资源富集,七是充满了神秘和传奇。正如余秋雨先生对黔东南给出的“美丽超乎想象”的极致评价,并用“以敬畏来崇拜自然,以美丽来回答苦难,以微笑来面对陌生,以平静来彰显传统”四句话浓缩了苗侗民族的特性和品格。
韩卉说,由于历史的、自然的、现实的多方面原因,黔东南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富集的资源尚未转变成现实的生产力。为了拓展农民增收致富的途径,近年来,我州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由于多种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不得不把子女留在家里,形成了“留守儿童”这一新的群体。她指出,应该肯定,这一群体中的绝大多数儿童在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学校、老师、家长的共同配合下,在孩子自身的刻苦努力下,不仅身、心两方面都得到了健康的发展,而且他们中间有着许多品学兼优、尊老敬老、活泼可爱的好孩子。但由于这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远离父母,必然会增加一些新的成长烦恼,如果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引导不好,就会直接造成留守儿童心理上、情感上、学习上、生活上的障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韩卉指出,近几年来,黔东南州委、州政府本着以人为本、教育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积极寻求标本兼治的办法,最大限度地探索和改进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最大限度地推进经济发展,以减少农民工外出,最大限度地维护好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保护好他们的身心健康。我们的努力得到了《上海侨报·世博周刊》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他们主动关心,积极参与,为我们牵线搭桥,成就了今天晚上这台“增爱之夜·放飞天使的爱”主题慈善晚会,使黔东南100名“留守儿童”有幸得到上海增爱基金会及百位妈妈的爱心助养,为拥有健康生活、花样年华点燃了新的希望。
韩卉强调,慈善事业是一项崇高而又伟大的事业。扶贫济困、行善积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坚信,今晚的“爱心之夜”一定会成为各位爱心人士辉煌生命中一段深刻而美好的记忆,无论是在你们的内心深处,还是在所有“留守儿童”的心中,这种爱的记忆注定将彼此铭刻;各位爱心人士今晚的爱心和善举,将汇成一股强大的慈善道德力量,唤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给所有“留守儿童”送去希望和福音!
晚会上,进行了现场拍卖和捐赠,所得善款将用于资助我州农村留守儿童。同时,通过《世博周刊》的积极协调,为我州100名留守儿童找到了“爱心妈妈”。本次晚会除了给黔东南留守儿童捐款外,还进行了一次“爱心接力”,向在海地大地震中英勇牺牲的云南省公安边防总队民警和志虹4岁的儿子郑啸云捐款,以资助其读到大学的主要学费和生活费。来自雷山、丹寨、剑河及凯里经济开发区等县(区)的10名留守儿童和20名侗族大歌小演员参加了晚会。从江县小黄九姐妹和黎平县侗歌表演队的孩子们在晚会上表演了侗族大歌,把晚会推向了高潮。
(龙步烈 杨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