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视频-图片-专题-人才-求职-招聘-房产-本地通-购物-旅游-景点-百姓呼声-消费指南-黔港推荐专题-互动圈圈

一生奉献 勤政为民 党和人民的好儿子梁艳光

 

一生都扎根基层的好干部梁艳光

梁艳光倒下的地方——滚郎村村委

梁艳光生前所获奖状

梁艳光同志简陋的坟墓

梁艳光的父母在坟前哭泣

梁艳光的妻子贾洛迷

梁艳光9岁的女儿梁若云

提起梁艳光,滚郎村村支书石朝明泣不成声

 

    本港讯 (记者 廖强 摄影报道)在从江县西山镇岑杠村的一座橘子园中,有一座十分不起眼的坟墓,简陋的坟堆旁甚至没有一块墓碑。可就在几个月前,这里却聚集了来自西山镇的岑扛村、滚郎村,翠里乡的翠里村、高武村,甚至广西的三江、大年等地近400名群众,共同悼念数十年来扎根基层、兢兢业业,最终因劳累过度引发脑溢血而牺牲的好村干——梁艳光。

 

    梁艳光于1973年出生于从江县西山镇岑杠村,1997年从黔东南州卫生学校毕业后,在1999年12月进入从江县翠里乡高武村党建扶贫工作队工作。从此,他扎根基层,一干就是10多年,在这10多年中,他先后任翠里乡高武村党建扶贫工作站站长、翠里乡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翠里乡党委委员、翠里乡社会事务办公室主任、西山镇城管办公室主任、西山镇驻滚郎村干部等职务。

 

    2010年3月18日,梁艳光因在抗旱救灾中连续作战、劳累过度引起突发性脑溢血,倒在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19日中午,经抢救无效病逝,终年37岁。

 

    “我们一直劝他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可他就是放不下手中的工作,终于……终于……”提起梁艳光,滚郎村村支书石朝明顿时泣不成声。

   

    数十年来,梁艳光将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基层、献给了农村。他曾说过:“我是农民的儿子,是党培养了我,作为党员,就是要把乡亲们的事当作是自己的事来做!”而他也用自己的行动甚至是生命来完成了自己的承诺,践行了自己信念。

 

   

    学生时代 他是个成绩优秀的“老好人”

 

    梁艳光于1973年11月出生在从江县西山镇岑扛村,父母都是朴实的农民,而他也继承了农民踏实、勤奋的特点,特别好学,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一直很好,连续多年任班长、学习委员等班干部,并多次被评委“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

 

    由于他非常懂得团结、关心、帮助同学,集体荣誉感也非常的强,使得他是所有同学中声誉最好、人缘最好、学习成绩也最好的人。老师和同学都称他为“老好人”。

 

    不但学习成绩优秀,梁艳光为人和善、乐于助人的性格更是为老师、同学和周围相邻津津乐道,“从小到大,从来没见他发过脾气,走到哪里他都是乐呵呵的。”提起梁艳光,岑杠村乡亲们这样说道。

 

    对于父母,梁艳光更是恪守孝道,“我们家一共四个孩子,梁艳光是老三,也是最懂事的孩子,家里虽然很穷,但是他却很争气,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所以虽然很困难,我们却一直支持他学习,培养他成才,他一直是我们的骄傲!”梁艳光的父母这样评价他。

 

    工作以后 他是个满腔热血、恪尽职守的“工作狂”

 

    1999年12月,刚从黔东南州卫生学校毕业不久的梁艳光被调到了从江县翠里乡高武村党建扶贫工作站,从此开始了他在翠里乡整整八年的工作生涯。

 

    初到高武村,便恰逢农电网改造工程的启动,这对刚刚开始参加工作的梁艳光来说,可是个不小的挑战。由于该村地处偏僻,山高路远,又不通公路,所有的农电网改造设施都必须通过肩挑背托,可偏偏该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群众积极性不高,这些都极大的影响了村里的施工进度,使得高武村成为翠里乡工作难度最大,工作最分散的村。

 

    不过这些并没有吓倒梁艳光,他白天带领着群众到远在14公里外的乡政府驻地抬电杆,晚上就挨家挨户的做群众思想工作,动员群众积极参加农电网改造,既当指挥官又当执行者,每日和百姓们一起扛电杆、拉电线,丝毫没有领导架子。而且,当时每月只有200元工资的他,总会在背着的包里装上几包烟、几斤糖,见到村民累了、倦了,就招呼大家停下休息,给男的发几只烟,给女的发几块糖,然后和大家聊天,给大家鼓劲,这让大家感到非常的窝心。

 

    就这样,在梁艳光的带动和感化下,高武村的群众思想得到转化,积极投工投劳,使得该村的农电网改造工程在全乡同期中率先完成。

 

    通过肩挑背托完成了农电网的改造工作后,梁艳光切实的体会到了通村公路对于全村发展的重要性。于是,他及时召集村组干部、老党员、老干部座谈,召开群众大会,提出了自己想修路的想法,这一想法得到了全村的一致同意,于是梁艳光又立刻全身心的投入到了通村公路的建设之中。

 

    他带领着村里的群众开山凿石,好几百人在山上吃住、工作了3个多月,而他们的行动也赢得了县里的大力支持,是的高武村的同村公路在2002年得以立项开通。

 

    2004年,梁艳光被调到了滚河村担任驻村干部,在滚河他仍以同样的实干精神开展工作,组织当地群众在纠布坡(地名)开展“坡改梯”工程200多亩,与群众共同在纠布坡吃住近两个月,直至工程的全面完工。

 

    “我是个共产党员,无论在啥地方,都要像个共产党员的样子,扎扎实实,勤奋努力,一心一意多为老百姓做事。”这是梁艳光在工作中最常说的一句话。

 

    工作中 他细心、耐心、讲方法是个“万事通”

 

    “工作要干,但是不能乱干、蛮干。”这一直是梁艳光的信奉的工作方式,由于乡村干部的工作范围较广,扶贫、计生、教育、社会事务等等工作梁艳光都做过,并且每样工作他都能做好。

 

    扶贫工作

 

    扶贫工作是一项细致并且长远的工作,梁艳光从事扶贫工作多年,他深深的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因此无论是在刚开始工作的翠里乡,还是之后的西山镇滚郎村,每到一处梁艳光首先想到的都是如何帮助当地百姓找到发家致富之路。

 

    2008年下半年,作为滚郎村驻村干部的梁艳光经过多方调查,结合滚郎村实际,决定带领当地群众大力发展养殖业。石明章便是第一批响应他号召的人,在梁艳光的帮助下,石明章先后贷款15万元,办起了养猪场,经过几年的发展,石明章的养猪场现在占地500平方米,最多是养有120头猪,2009年出栏41头,收入4.8万元,在他们的带动下,目前滚郎村已经有养猪大户42户。回想起梁艳光,石明章感慨的说:“现在我的养猪场越办越大,生活也慢慢变好了,可是我的领路人梁艳光却看不见了,实在是太让我难过了!”

 

    此外,在梁艳光的带动下,该村还建成了茶叶基地100亩,种植果树500亩,建成沼气池40余口,硬化布道1560米,村民们开始逐步的过上了好日子。

 

    计划生育工作

 

    计生工作是农村工作中的又一项十分困难切艰巨的工作,某些村民古板、守旧的思想让许多基层干部都头疼不已,不过梁艳光却依靠着自己的真诚和一次次不厌其烦的上门劝说,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翠里乡计生办主任梁仕华给记者讲诉了这样一个故事,高武村有一石姓村民,属于政策规定内的结扎户,可是他却始终不愿意接受结扎,并且态度强硬,每次只要有计生工作者去做他的工作,一言不合就会被大棒打出。梁艳光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主动买了酒菜前往石某家,经过整整一天的促膝长谈,第二天石某居然主动表示愿意接受结扎。梁仕华觉得不可思议,便去问梁艳光,可是梁艳光却只是笑着拍了拍胸脯,半开玩笑的说:“我办事,你放心。”

 

    教育工作

 

    教育乃百年大计,梁艳光深深的明白这一点,因此对于教育工作他从不怠慢。2004年是翠里乡“两基”工作的攻坚时期,梁艳光通过调查了解到翠里中学有两个学生因为家境贫困无法继续读书,当下决定资助每人每个学期一百元钱,让两人得以继续学习,而当时他的工资也不过才每个月600元而已。

 

    后来,到了滚郎村工作,他更是经常深入学校,了解教学情况,关心师生生活,关心学生入学等问题,当他了解到本村五年级学生石庭英同学因为家境原因面临辍学时,他立即决定资助她一直到初中毕业,让她能够继续读书。每年“六一”的时候,他还要从自己的工资中捐出300元资助学校作为“六一”的活动开支。自他进入滚郎村工作后,该村的入学率达到了100%。同时他个人也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了“全县两基工作先进个人”。

 

    社会事务工作

 

    社会事务工作是乡村工作中的又一项重要且困难的工作,可是无论是在翠里乡,还是滚郎村,梁艳光都能全身心的投入,将其做好。

 

    2006年,在贵州与广西交界的南岑村,有一个70多岁老人的儿子参军后失踪了,可是老人却怎么也找不到儿子参军的证明了,为了能让老人家被列为军属,不至于老无所依,梁艳光步行赶到南岑村,帮助老人家从家里的几个大箱子里翻出了儿子生前在军营中的两张照片,和一封带有军队番号的家信,随后又在老人家的鸡笼中找到了已经被厚厚的鸡屎覆盖的参军“光荣牌”并亲自擦洗干净,这才帮老人家争取到了军属的补偿。

 

    滚郎村有一个88岁的孤寡老人石忠队,长期无人照顾不说,自己还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孙孙,2008年,梁艳光担任滚郎村的驻村干部以后,每次进村都要去看望老人家,给他送钱送米、挑水砍柴,还帮她治病,这才使得她可以安度晚年,一提起英年早逝的梁艳光,石老就忍不住自己的眼泪,她告诉记者:“现在只要一听到梁艳光的名字,想起他对自己的好,我就非常的伤心难过。”

 

    总之,梁艳光工作这十几年来,就没有任何一项工作是他不能胜任的,一名以前在翠里乡同他共事的乡干部告诉记者:“无论任何事情,只要你交给梁艳光去做了,就可以放一百个心了,因为他没有任何事情是不会做、不愿做和做不好的!”

 

    工作外 他背着药箱走村窜寨是个“神医”

 

    梁艳光除了是位优秀的基层干部,同时还是一位医术高明的“神医”,本身就毕业于黔东南州卫生学校的他,还继承了家族的传统苗医本事。因此,闲暇的时光他总会背着药箱走村窜寨,替老百姓瞧病。几年来,他先后为西山镇的陡寨、大丑、岑杠、滚郎,翠里乡的翠里、高武,广西的大年等周边村寨的村民看过病,救过好多人。

 

    岑杠村村民梁学远,身患肾结石,曾到凯里、中山、江门等全国各地求医,均未能根治,弄的他面黄肌瘦,苦不堪言。梁艳光知道后,通过家传苗药和中药结合为他治疗,三个月后梁学远完全康复。

 

    滚郎村村民谢安明老人身体一直不好,常年卧病在床,生活非常艰苦,梁艳光派驻滚郎村后,多次前往看望,并为期义务治疗,现在谢老病情已经大为好转,并且可以做简单的农活了。

 

    通过梁艳光一次又一次的走寨为人看病,他的医术渐渐的为人们所称道,有时还会有人慕名而来,他也从不拒绝,并且多年来他一直义务为人看病,从来不以看病牟利,这也使得他在许多乡镇拥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口碑。

 

    长期战斗在抗旱一线 身体终于被“拖垮”

 

    2009年——2010年,黔东南州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灾,滚郎村也不例外,村里的7口水井干涸了4口,另3口也供应不足,群众每天找水,挑水要走好几公里的山路,花上几个小时。

 

    做为滚郎村的驻村干部,全村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及人畜饮水问题一直困扰着梁艳光,他心急如焚,夜不能寐。几个月来,他每日白天进户了解旱情和协调用水问题,晚上到各村民小组召开群众会议,商讨抗旱对策,直到凌晨才回到村委办公室休息,就这样,几十天的时间里,他走遍了全村9个村民小组90%的农户,参与和组织大小抗旱救灾行动20多次。

 

    2010年3月初,抗旱救灾工作发展到白热化状态,为了解决村民的吃水问题,梁艳光带着村干部,背着干粮开始上山寻找水源,寻水之路是艰辛的,累了就在石板上歇歇,饿了就吃几口干粮,他们翻过了一坡又一坡,这冲没有就再找那冲,皇天不负有心人,几天过后,终于找到了4处水源。

 

    找到水源后,他又协调和争取到水管1000多米,动员群众筹资6000余元,投工投劳20000多人次,铺设水管8000多米,连续奋战7天,顺利的完成了4个引水工程的建设,解决了滚郎村的人畜饮水困难。

 

    抗旱救灾期间,梁艳光始终战斗在第一线,组织巡山队每天深入山间、林区巡逻,并在主要路口设卡检查,严防森林火灾;进村入户开展大检查,填写防火安全调查表,于农户签订防火责任状。经过他和全体村干的努力,抗旱期间,滚郎村全村没有发生一起火灾事故,群众的生活安全的到了保障。

 

    2010年3月18日,梁艳光向往常一样,和村干部一起分组分片区开展防火安全检查,一直工作到夜间11点左右才吃晚饭,此时的梁艳光已经感觉到了身体不适、头晕目眩,村支书石朝明和村会计石升电都劝他赶快去休息,可他却说:“我这只是小毛病,没关系的,我吃几块夹心饼就好了。”谁知刚吃了两块,只听“轰”的一声,梁艳光便倒在了地上。

 

    3月19日中午,医院宣布梁艳光因突发性脑溢血,抢救无效死亡。

 

    梁艳光病逝的消息像一阵风一样,传回了滚郎村,村会计石升电当场悲声痛哭:“艳光是为了滚郎村活活累垮的呀!”同时,也传到了翠里乡、西山镇等等他曾经工作战斗过的地方,噩耗所到之处,无不是一片悲咽之声。

 

    3月20日,是梁艳光下葬的日子,西山镇的岑扛村、滚郎村,翠里乡的翠里村、高武村,甚至广西的三江、大年等地近400名群众,自发的来到他的坟前,为他送行,长长的队伍在山坡上蜿蜒了数百米,现场一片哀思绵绵,悲咽声声。

 

    对家庭的亏欠成为他“永远的遗憾”

 

    梁艳光因为工作太忙,使得他常常不能回家,而与家人的聚少离多也成为了他永远的遗憾。

 

    早在翠里乡工作时,就因为梁艳光长期不回家,导致许多同事都不知道其实他已经结婚了,因为这样还闹过一个小笑话。

 

    有一年,翠里乡发放“六一”儿童节家属慰问金,每个有孩子的村干都有20元的补助,可是由于大家都以为梁艳光没有结婚,于是负责制表的工作人员就没有把他的名字记录上去,最后还是乡领导发现遗漏了他,大家才知道原来梁艳光早就已经结婚有孩子了。

 

    后来,到了滚郎村工作,虽然离家近了,可是一个月中依然至少有20天梁艳光不能在家中度过。女儿梁若云感冒了,妻子给他打电话,他告诉妻子:“你快去给孩子买点感冒药,吃了就好了,我这里实在走不开。”远道而来的朋友去拜访他,他也只是对妻子说:“你帮我买点好酒、好菜,好好款待他们,我就不回来了,工作太忙走不开啊。”

 

    就在他因病去世的前一天,妻子又一次打电话给他,要他回家参加“过社”节,可他也只能歉疚的对妻子说:“对不起了,实在走不开,回不来,你们自己过节吧!”此时他已经8天没有回家了,而这一句话却成为了两人的诀别。

 

    弥留之际,躺在病床上早已不能言语的梁艳光紧紧握住亲人的手,眼角缓缓的留下了眼泪,他亏欠家庭的,竟然成为了这辈子“永远的遗憾”!

 

    面对镜头,梁艳光的9岁的女儿梁若云哭着说:“我很想念爸爸,虽然他每个月只有几天在家,可是我知道他很爱我!”

 

    梁艳光的妻子贾洛迷告诉记者:“我和艳光在一起生活十年了,他对我很好,从来都不骂我,我俩的感情也很好。我知道他工作很忙,从来不和他计较什么,我希望能和他白头偕老,可是现在他却先走了,剩下我一个人。不过没关系,我还有我俩的孩子,我一定要坚强的活下去,把孩子培养成才。”

 

   

    梁艳光走了,可是他却把一心为民、服务群众的高尚品德和扎更基层、埋头苦干的实干作风留给了我们。2010年6月27日,黔东南州州委决定追授梁艳光为“优秀共产党员”,并号召全州党员干部向他学习。今天,我们失去了一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可活着的人将以他为楷模,团结奋进,不断开创出新的业绩。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我要评论】 【我要订阅】 【我要投稿】 【我要纠错】 【字体: 】 责任编辑:廖强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
网友评论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黔东南信息港新闻一周内评论排行
分类信息
新闻图片推荐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