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江县:在青山绿水中定位工业“坐标”
产业开发与生态保护并举 生态建设与资源培育统一 榕江在青山绿水中定位工业“坐标”
金黔在线讯 11月22日,榕江县城东工业园内贵州恒达木业有限公司厂房内一派繁忙。新安装的多片锯、四面刨、断料锯、梳齿锯等木制品生产机械整齐排开,占地面积约30平方米的大烤箱正炙烤着加工木料,各种装卸车辆来回穿梭。据管理人王守忠介绍,该公司生产前期工作准备就绪,目前正调节试产。
恒达木业、华宏木业、天润木业等8家新入园的企业相继试产,标志着榕江县木制品加工企业从13家增加到21家,年计划产值将从2亿元增加到68.7亿元,年创税收0.2亿元增加到1.4亿元,林业产业成为推动榕江经济跨越发展的支柱产业。
榕江木业企业的兴起得益于榕江丰富的森林资源。
1986年11月下旬,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到榕江考察后作出“林业兴,榕江兴”的重要指示,坚定了榕江人发展林业的信心和决心。该县进一步深化改革,落实林权政策,执行谁造谁有、自由转让政策,并鼓励干部职工带薪带职承包荒山造林,提出“(山)顶栽松、(山)腰栽杉、(山)脚下种果和西瓜”的“两林一瓜”发展思路。全县掀起了造林绿化的热潮,形成国家、集体、个体一齐造林的格局。
1998年国家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后,该县借助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狠抓森林资源保护和造林绿化工作。“十一五”期间,全县完成人工造林 51245亩,封山育林164200亩,迹地更新14645亩,义务及四旁植树300万株。如今,全县人工用材达168万亩,每年可持续合理采伐用材林 50万立方米以上。森林覆盖率达75%,是1986年的2.4倍,活立木蓄积2128万立米,是1986年的2.6倍,两者均居全省之首。
省委、省政府提出“工业强省”战略后,榕江林产工业得到长足发展。今年以来榕江引进了一批精深木材加工企业,延长林业产业链、提升林产品附加值。
今年1至10月,榕江主动出击,县委书记、县长分别带队,先后到北京、香港、澳门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共签约项目33个,签约资金 157.47亿元,到位资金15.18亿元。目前,工业园区入园在建企业12家,其中木业企业8家;总投资24亿元,占地面积1808亩,预计年产值 68.7亿元,税收2.018亿元,解决劳动力就业6270人。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发展以林产工业为主的新型工业,既保持青山绿水,又实现可持续发展。”县委书记白跃军说。随着木材加工企业的增多和对木材需求量的增加,榕江木材价格一路攀升,每方木材的价格已上涨至目前的700多元,一年下来,全县林农收入可达1.4亿元。
威榕木业公司可提供就业岗位200多个,到公司做工的员工95%都是当地农民。来自公司附近都什村的梁世坤告诉笔者说:“我们村有100多人在这里做工,人均每月收入1500块,现在许多人家靠在这里打工建起了新房子。”木业企业不仅为地方财政和林农提高收入,也为农民工就业提供了方便。
榕江丰富的木材资源使木业企业得到长足发展,木制品加工所产生的锯木面、木屑等剩余物为活性炭公司提供发展的土壤。
笔者在坐落于古州镇八吉村的黔闽活性炭公司看到,几座锯木面堆成的小山,几名工人在用手推车把锯木面送至炭烧车间,这些“废料”都被该公司收来生产成工业活性炭,再次进入工业原料的循环链。
“我们就是冲着榕江县丰富的木材加工剩余物来的。”公司董事长张斌介绍说,该公司从2009年3月投产以来,每年消耗锯木面、板皮等20多万方,占榕江县木材加工剩余物总产量80%以上,年产活性炭6000吨,这些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等行业的柠檬酸炭、呋酸炭、针剂炭等产品畅销浙江、广东、山东等省市,还出口日本、韩国等国家,年产值5000多万元,年创税200多万元,还解决当地200多农民就业。
县长肖克对榕江林业产业潜力很乐观。他说,随着贵广快铁和贵广高速的开通,榕江将充分利用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把周边地区的资源吸引到榕江,打造西南最大的木材交易市场和木制品集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