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标识缺损 误导消费者
本港讯 (特约记者 杨卫中)本来想美容漂亮一下自己,想不到却找来一身的麻烦。昨日,凯里大十字工商所对辖区的美容机构进行突击检查,发现辖区不少的美容院使用的护肤、染发类化妆品存在较为严重的“标识缺损”现象,很容易对消费者产生误导。
天气太热了,劳累了一天的女士们纷纷到各家自己所钟爱的美容机构给自己的“修正修正,美容漂亮一下自己”,由于一些大型的美容机构还没有开业,或负责专业美容的技师还没有度假归来,所以,个别小美容店成为女性消费者的首选,但是,由于这些美容店平时消费人员较少,所使用的用品不能及时的更换,导致不少美容院使用的护肤、染发类化妆品存在较为严重的“标识缺损”现象,很容易对消费者产生误导。甚至还会“烧伤”消费者的皮肤。昨日,唐女士到的一家美容店美容时,服务人员推销一种美国的护肤产品,当时,唐女士躺在美容床上,也没有仔细看,就同意了。可是,美容后感到脸部有些灼热的感觉,再一看那些所谓的“美国产品”,根本没有任何的标示,只是瓶子的式样不相识国内的产品。随后,唐女士到就大十字工商所投诉。经工商执法人员对辖区内6家美容店进行专项检查,发现8种使用的护肤品都没有按规定完整标注经营商名称、地址、化妆品卫生许可证批准文号等内容,有的还缺少生产许可证号、生产日期等。一些美容院使用所谓的“进口化妆品”,也没有标明经销商名称、进口化妆品许可证批准文号等,消费者难辨真假。
对此,工商部门执法人员表示,消费者在美容院使用护肤、染发类化妆品时,不宜一味追求价格昂贵,而要注重质量。除了选择适合自己肤质、发质的化妆品外,还要仔细查看产品标签,尤其是卫生许可证号、特殊用途化妆品卫生批准文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以免伤害自己的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