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视频-图片-专题-人才-求职-招聘-房产-本地通-购物-旅游-景点-百姓呼声-消费指南-黔港推荐专题-互动圈圈

外出务工农民开创美好生活 轿车消费成时尚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岑巩农民轿车消费成时尚

  消费群体以外出打工农民为主

  近年来,每逢春节,走在岑巩县境内的大小公路上,常常看到这样一幅景象:一辆辆挂着“贵”、“粤”、“浙”、“沪“、“苏”、“皖”等地牌照的轿车,在乡村公路上穿梭往来,好不风光。笔者发现,车主以当地返乡农民工和创业大户为主。

  该县羊桥乡姚寨村外出务工青年夏加仁就是其中一位。从2002年他在广州从事餐具生产开始,一步步发展,如今已是拥有两家分厂的厂长,年收入上百万元。和往年通宵排队买火车票赶春运不同,今年他开着一辆价值28万元的丰田轿车,带着全家五口风风光光回老家过年。

  夏加仁感慨地告诉笔者:“自我开厂后,把父母和兄妹几个都接到广州厂里上班,我们已经有三年没回家了。往年要么是工作忙,要么就是买不到票。这几年国家政策好,家乡发展快,直把通村公路修到寨子里来,车子可以直接开到家门口,挣了钱就买了一辆车。现在很方便回到家里与年迈的公婆过团圆年了。”

  夏加仁指着他旁边停放的一辆车说:“这车也是我们村夏乔华的。几年前,他去广州打工,现在自己创业当了老板发了财,就买了这辆车。我们村还有好几个在外面搞发了的都买了小轿车呢。”

  往年,每到春节,该县在外务工经商的农民大都会为回家过年发愁:火车票、飞机票不好买,买到了票还得大包小包、拖儿带女地往家奔,总觉得面子上过不去。近几年则不同,他们当中一部分发了财的人带着大城市的特产,开着私家轿车,高高兴兴地回家过年。

  在当地,消费轿车的农民还集中出现在返乡创业者和从事种养殖业的大户群体中。

  注溪乡周坪村农民彭昌银,在外边打工10年后,2003年5月返乡投资20万元购置了生产山泉水的全套设备,建起了岑巩县第一家村级企业——翠绿山泉水厂。2009年,水厂已发展消费户上万户,年产值105万元,创利50余万。

  创业致富的彭昌银除了建小康楼、添置现代家庭所具有的时尚电器外,2011年8月,他还出手12万元买了一辆现代越野车。

  “现在生意做得好点的都买小车了。开上小车跟人谈生意显得体面点,走哪里也方便。”彭昌银说。

  曾朝坤是客楼乡安山村地地道道的农民,2003年3月,他承包了400多亩荒山种植优质颐红水蜜桃,建起了果园场。4年后,他的果园场进入盛产期,连续两年都获得6位数的销售收入。

  2009年,曾朝坤已不满足于400多亩桃园创业。5月初,他购进鸡雏5000只,购进全套现代化养殖设备,同时高薪聘请技术指导人员,搞起了科学养殖蛋鸡基地。同年9月,曾朝坤饲养的蛋鸡开始下蛋,日产蛋4000枚。12月底,这批蛋鸡为他创收近20万元。

  如今,曾朝坤的桃园和鸡场年收入已达60余万元,初步形成了立体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2011年8月,笔者到曾朝坤的水蜜桃基地采访,惊讶地发现基地上停着两辆崭新的轿车,曾朝坤介绍说:“一辆是他刚刚花了14万元买来的“广本”、一辆是他转让给自家妹妹的几十亩桃子产生了效益,妹妹一家也买了辆小车来‘尝鲜’。”曾朝坤说:“农村人前些年都热衷消费高档电器,现在时兴消费小轿车了。以前农村有辆小车过路,村民眼都看得发直,现在已没什么稀奇了。”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轿车,这个“洋气”十足的字眼,先前,在岑巩农民眼里还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空中楼阁”,如今,随着全县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化战略的加快推进,农村经济不断繁荣兴旺,越来越多的农民正在将小车消费变成美好现实。(张维军)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我要评论】 【我要订阅】 【我要投稿】 【我要纠错】 【字体: 】 责任编辑:唐云芳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
网友评论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分类信息
新闻图片推荐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