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57个留守孩子的爱心"妈妈"(图)
山洪爆发的时候,姚本莲夫妇都要背学生过河
吴才浪的爷爷奶奶不住地感谢姚本莲老师送孩子回家
姚本莲老师与留守孩子做游戏
姚本莲老师在家中招待留守学生
姚本莲在送学生回家的路上
26年前,因教学条件极度匮乏,一位新婚女代课教师将自己的嫁妆捐给学校做了办公用品。
如今,受南下“打工潮”的冲击,这所学校的90名学生中的57名成了留守儿童,她又义不容辞地成了孩子们的爱心“妈妈”。
她叫姚本莲,是贵州省岑巩县平庄乡背鹅村背鹅小学的一名合同工教师,有着26年的教龄。
2012年3月19日到20日,笔者走进大山深处,记录下以下几组感人镜头:
镜头一
3月19日下午,姚本莲老师因给留守学生吴才浪开了一会学习“小灶”,一看时间已是4点40分,连说:“我得送你回家了,天要黑了!”
10岁的吴才浪家住背鹅村彭溪屯组,一座大山的半山腰上。从学校到他家里需要1小时10多分钟,全是曲曲折折的上坡山路,而且一路上山高、沟大、林深。
姚本莲老师不放心吴才浪一个人走回去,就约上来学校支教的一位特岗教师陪她把学生送回去。
吴才浪回到家中时,又饥又饿,端起一碗饭就猛吃,80多岁的爷爷奶奶看着十分心疼。
看到姚本莲老师到来,吴才浪的爷爷奶奶不住地感谢她,说她是孩子的大恩人。
吴才浪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他很小就成了留守儿童,全靠爷爷奶奶照料。
由于天阴雨湿,山里黑得早,返程时,已经伸手不见五指。姚本莲老师东一脚西一脚地往回探索前进。
走在半路上,天空突然雷雨交加,姚本莲和特岗教师被寒冷的山中春雨淋得浑身打颤……
镜头二
3月20日上午8点21分,9岁留守女孩姚梅独自一人徒步八里地来到学校上学。
由于路小林深,她来到学校的时候,头发已被荆棘拉扯得十分零乱。
早已习惯在路口守望学生的姚本莲老师看到姚梅,像往常一样,先把她叫到家里梳头。
还不到一岁就被母亲抛弃的姚梅,她说她“真的好幸福”,因为她遇到了比母亲好千倍万倍的姚本莲老师。
梳头的时候,姚梅抬头望了一眼姚本莲老师,突然说:“姚老师,我真的好想叫您一声妈妈!”
镜头三
3月20日中午,留守孩子吴才浪、田维芳和姚梅口渴,来到姚本莲老师的厨房里找水喝。
看到姚本莲老师一家正在吃午饭,他们迟迟没有离去。
姚本莲老师早已懂得了孩子们的眼神,急忙放下碗筷去舀饭递到孩子们的手中,还不住地往他们碗里夹好吃的菜。
看着孩子们狼吞虎咽的样子,姚本莲老师心里酸酸的,很不是滋味。
在背鹅小学,有的学生离家远,早饭吃得特别早,中午的时候往往又饥又渴。
姚本莲就做丈夫的工作,把自己的家办成了孩子们的“免费食堂”,夫妻俩经常把这些学生叫到家里,给他们水喝,给他们午饭吃。
后记:
在背鹅小学,90名学生就有57名是留守孩子。
姚本莲老师和他的丈夫张令龙26年来,在大山深处相濡以沫,默默地撑起这些孩子的希望和梦想。
他们的爱心故事催人泪下,被称为留守儿童的“爱心父母”。
1996年9月,姚本莲的丈夫张令龙被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团中央、国家教委授予“全国第四届希望工程优秀园丁奖”。
2011年12月,姚本莲被人民群众选举为岑巩县人大代表和黔东南州人大代表。(张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