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讯 因村民发明“史上最牛公章”而轰动全国的锦屏县平秋镇圭叶村,其上坟祭祖方式也十分特别,每家只需出一斤猪肉钱就能解决问题。
圭叶村人,其祖先于清代乾隆年间由贵州省天柱县石洞镇迁徙而来,很多祖坟都在天柱石洞,每年上坟祭祖既费钱财,又费时间。为了简化有关活动,节省财物和时间,他们作了改革。如现任村支书谭洪勇所在房族,每个“洪”字辈的男人,只需按当年当地市场价格交1斤猪肉的钱轮流当值,负责本房族内当年应祭祀的所有祖坟。而对当值搞祭祖活动的家庭而言,只需在清明节当天,带上一把锄头、一把镰刀到寨边的坟地去坟上割除杂草,作些简易修整,回到家后在家中摆上祭品,点上少许香、纸,展开《谭氏族谱》恭恭敬敬地念上一遍,表示对所有已故先人的缅怀。因此不论坟地远近,都给予了同等的祭祀。这种做法,从上世纪70年代就已沿用至今,更有助于对子女作家史族史寨史教育。
至于没有当值的家庭,不管是“洪”字辈以上或以下的辈份的人,无论是男是女,都可以去当值家庭中参加祭祖活动,也不需再交钱物,所以全房族人不论男女都可以去,也可不去。只要交了本家那1斤猪肉的钱,就算完成了本家当年的上坟祭祖任务。按他们这样轮流,这一房族现有“洪”字辈的男人共14个。也就是说,“洪”字辈的每个人,要14年才有一次亲自当值祭祖活动的机会。
每年清明节前后,都是草木干燥森林火灾极易发生的时期,传统上坟祭祖活动都要烧香、烧纸、燃放鞭炮,给森林防火带来隐患。加上越来越铺张、奢侈的节日风气,与党和政府提倡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相悖。圭叶村的这种做法,对当今越来越铺张、奢侈的祭祖活动而言,也堪称是“最节俭的祭祖活动”。(侗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