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
您现在的位置: 黔东南信息港 >> 县市 >> 正文

广播剧《情系大塘村》 美丽心灵的赞歌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投稿QQ:449315
时间:2008-6-27 来源:贵州日报

手机访问 WAP网址 http://wap.qdn.cn


 

  近些年,广播剧艺术经过不断的创作实践和理论研讨,人们对现实题材所蕴涵的重要思想、审美价值,对它们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现代人的全面发展,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欣赏需求等方面的巨大作用,都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因此,一些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现实题材的创作中,创作演播了一批引人瞩目的成功作品。由贵州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贵州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录制的4集广播连续剧《情系大塘村》(编剧:朱理敦;导演:王波),就是其中的优秀之作。中国广播剧研究会6月上旬在北京召开《情系大塘村》听评会,该剧以其具有的思想性、艺术性、可听性,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广播连续剧《情系大塘村》以乡村医生李春燕的人生经历,折射边远山乡医疗卫生的现状。在艰难的行医生涯中,李春燕是温情的,她用善化解恶,用爱心去包容偏僻的乡村。李春燕这一形象,正如那流传久远的苗家歌谣《唱月亮》一样,唱亮了自己,唱亮了苗乡。她的仁义、善良,展示了深藏在文化根底的乡村精神。

  这部广播剧的成功之处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曲美丽的赞歌
  在某种意义上说,艺术创作就是要求新求变,所谓“新就是美”。艺术家对生活有新发现、新感受、新表现,既是艺术创作规律的要求,也反映了观众欣赏的需要。特别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广播剧,更应当正确而深刻地反映转型期日新月异的社会现实,努力创造出新的人物形象,帮助人们认识自己的生活,促进自身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情系大塘村》所追求和表现的是一种精神气质和精神境界,笔墨落在体现生命存在的意义这一主题上,这也是昭示人类在文明道路的前进中的一种永恒的需要。

  当下医疗体制改革的焦点大多还是在城市,对农村的状况却往往有所忽略。当《情系大塘村》对土地的关注和对现状的思考,用善化解恶,用爱心去包容村民时,剧作不仅仅是在写乡村医生,也不仅仅是在写农村的医疗状况,而是在演奏一曲美丽心灵的赞歌。作为主角的乡村医生李春燕,用无比坚强的生命力和意志力来面对缺医少药的窘境。她心底里很爱村民,村民生了病,无论有钱还是没钱,她就得替他们看,她不能逃避,她逃避不了自己的责任。她对生活的投入,她对人间的温情,她对村民的博爱,这一切都打动着听众。

  《情系大塘村》是根据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人物评选”获奖者、“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获得者、贵州省从江县大塘村乡村医生李春燕的真实事迹创作的。以真实人物为事实的剧本,受到了诸多方面的局限,比起创作虚构的剧本要困难得多,其原因是必须依照真实人物的事实来写,就这一点,很容易写成好人好事的罗列,成了一篇“表扬稿”。从“剧”的角度来说,以真实人物为事实的剧本要组织戏剧矛盾冲突也颇费周折,搞得不好就会“走形走样”。为了在艺术创作上另辟蹊径,剧作家朱理敦多次下到远离省城的大塘村深入生活,走进李春燕的精神世界,获取了创作的精神动力和生活支持。剧作把表现的触角探向了历史事件的细部和人性表现的深处,从一对青年人的相识相知切入,从父女两代人的关系切入,从主人公的情感切入。这一切入点一下子就拉近了作品与听众的距离,让听众能够借助情感的通道,捕捉到这些个体的人是怎样在信仰的召唤下,将个体的生命融入永恒的救死扶伤的事业中去。

  一部艺术作品的所谓“思想性”简而言之,就是作家对生活本质的认识。对生活本质的认识越深刻,它的思想性就越高。认识之后,再形象地反映在他的作品里,那就是作品的“艺术性”。所以认识和反映生活的本质就是一部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情系大塘村》表现李春燕这个人物在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的过程中,努力揭示她的心路历程和情感状态,从平凡的人生中显示其高洁的人格和崇高的思想境界。剧作通过表现剧中各个人物对人生选择时的心灵差异,从而体现出艺术的感染力与震撼力。剧中的人物定位、人物关系设置富有戏剧性,体现了宽泛、多元化的构想,没有堕入司空见惯的脸谱化、公式化的窠臼。同时,告诉人们:在当今的商品经济社会之中,在人们获得极大的心灵自由的今天,人应该怎样活着才更有意义。

  从体验中展开艺术想象的翅膀
  《情系大塘村》的艺术构思表现出了一种新的体验、新的感悟和新的追求。剧作充分运用掌握的素材和生活积累,从体验中去展开艺术想象的翅膀,从感悟中发掘艺术的潜在质。我们所说的艺术真实也来自艺术家的内心,来自在情感的浸泡和理性照耀下的艺术想像。就广播剧创作而言,它既是一个深入生活的实践过程,更是一个收集整理素材,运用想像进行创造的过程,这里离不开艺术家真挚的情感态度和深刻的思想认识。一个真实感人的作品里,一定驻留着艺术家一颗火热的心和一颗睿智的头脑。现实题材的广播剧创作,特别是以模范人物为原型的创作,不仅需要现实、事实、事迹,但更需要想像、发现、创造。我们在聆听《情系大塘村》时,让人感受到的民间传说中的月亮姑娘那种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在剧中它不仅是一个民间传说,更是乡村医生李春燕的现实写照,是救死扶伤人道主义的象征。救死扶伤,不仅仅为人们解除病痛,还找回了人的尊严,还有做人的气韵和血脉。这些既是剧作的时代背景,也是其思想、灵魂。在艺术家情感的浸泡和理性的照耀之下,事实经过了艺术的升华,从而猛烈地撞击着听众的心灵。正是《情系大塘村》突出了写意性、抒情性、寓意性、象征性,做到了艺术上的完美统一,因而使听众有了较大的想象空间,能产生强烈的心灵体验和感受。在剧中有这样一场戏,李春燕说:“我到大塘村以后,亲手接生的婴儿一个个都长得结实可爱,看到孩子们时,一见一个笑,心里甜甜的。我在想呀,当你看到孩子一天天长大,那种感觉该有多好呀……”这时,天空中传来琅琅的儿歌声:“一岁娃,两岁娃,跟着外婆学说话,叫声妈,叫声爸,叫得全家笑哈哈;三岁娃,四岁娃,趴在地上学画画,画棵树,画朵花,画张福字贴进家……”听到这里,我们不能不为李春燕改变了大塘村的生存环境而感到由衷地喜悦。

  《情系大塘村》在艺术表现上没有采用广播剧惯用的“单线平图”的结构方式,它是一部非常规戏剧结构的广播剧。作品以多散点、多时空、多段落、多线性叠化交织的结构方式构成该剧独特的戏剧冲突样式。剧作采用倒叙和时空交错的方式,多视角地表现了乡村医生李春燕平凡而又崇高的精神境界。李春燕与缺医少药的窘境的冲突,李春燕与习惯势力的冲突,李春燕与丈夫孟凡斌在观念上的冲突,多条冲突线通过现实、回忆和心理三个时空层次的交互编织,凸现出该剧独有的艺术特色。

  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
  《情系大塘村》表现的是乡村医生李春燕在黔东南苗族聚居的月亮山区行医的故事。月亮山区不仅山川秀丽,而且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世代居住在月亮山区的苗族不仅有壮丽的民族史诗,而且有多姿多彩的民族特色。把握好剧作的环境所在,就可以为剧作情节发展、人物塑造找到一个很好的表现角度。剧作巧妙地把苗族的民间传说、流传久远的歌谣、苗族的英雄历史和苗族的人物性格融入剧中,与剧情的行进水乳相融,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广播剧所具备的语言、音响、音乐三要素在剧作中得到了充分展示。这里要提到的是音乐元素在剧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主题歌《唱月亮》的创作,从古老的苗族原生态音乐素材中提炼出贴近当今现实生活的旋律,生动地再现了大塘村的地域特色和人文环境。从《唱月亮》的歌谣声中引出故事,又以歌谣引出月亮姑娘舍己救人的故事,引发了李春燕立志改变贫困山区从医的愿望,结尾处歌谣的出现,让人感受到一种精神的升华。《唱月亮》这首歌曲前后呼应反复出现,其意图是创造一种氛围和情绪,去感悟救死扶伤人道主义的精神力量。《情系大塘村》的故事、情节是放在月亮山区的土壤里去体味、去倾诉的,在文本内容和艺术形式两个方面去追寻一种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结合点,从而表现出极具特色的艺术魅力。

  广播剧以其思维方式、语言构成和它的受重面的艺术特性,需要它的创作者们更贴近生活,更贴近人物,这样展示的生活才真实,表现的人物才鲜活,才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灵动的生命力。正因为《情系大塘村》的创作者做到了这一点,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可听性达到了完美、和谐。

                                                        (从林)


新闻、信息、资讯 黔东南门户网站·黔东南信息港-建设数字化的黔东南
网站建设、网上推广、软件开发 Tel:0855-2100818、8222000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我要评论】 【我要订阅】 【我要投稿】 【我要纠错】 【字体:  责任编辑:admin
更多关于 的新闻
 ■ 网友评论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  
  黔东南信息港新闻图片推荐
 
推荐资讯
视频看房
租房售房
招聘求职
跳蚤市场
生活美食
精彩推荐
百姓呼声曝光台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
推荐专题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