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视频-图片-专题-人才-求职-招聘-房产-本地通-购物-旅游-景点-百姓呼声-消费指南-黔东南手机报-互动圈圈

誓用芦笙奏新曲

 

    本港讯 (李茂奎)潘贵生,舟溪镇新光村党支部书记。任职以来,为有“芦笙村”之称的新光村谱出了新的乐章。
                  
    打造新光芦笙文化旅游村

    新光村芦笙制作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芦笙制作有18代传人。生产的芦笙质量上乘,外观精美,声音悦耳。潘贵生利用以前到沿海地区表演的经验和独特的眼光,看到了新光村芦笙文化的发展潜力,以农民群众对芦笙的特殊喜好为基础,深入家家户户做工作,动员年轻人员组建新光芦笙表演队,并积极组织排练工作。通过各方面的沟通,积极参加各项演出活动,2005年,他代表舟溪镇参加凯里市国际芦笙节,获得“一等奖”。目前,在潘贵生的带领下,该村芦笙队已由40人发展到具有近100人规模的芦笙表演队。由于新光芦笙制作本来就声名远扬,再加上芦笙表演队的各处表演,新光芦笙文化已经崛起,旅游文化村已见雏形。

    要想使得芦笙制作业规模不断扩大,新光芦笙独特的芦笙文化知名度得到提高,这就要求芦笙文化需要规范的管理和引导。于是,通过政府和其他途径的努力,在香港PCD组织的帮助下,潘贵生于2007年成立了新光芦笙文化发展协会,被推荐为协会会长,芦笙协会下设芦笙竹种植组(专负责芦笙竹的种植供应),芦笙制作组(负责芦笙制作技能的培训),芦笙演艺组(负责芦笙舞蹈和演奏技能的培训)。

    面对芦笙制作产量已远远跟不上发展需要这一状况,潘贵生动员村里老工匠参加芦笙制作队伍,利用芦笙协会定期组织芦笙制作培训活动,让芦笙制作得以很好地继承和发展,为新光芦笙文化的发展充实了技术基础和人力基础。同时,为了改善芦笙表演的实用性和美观性,积极组织工匠进行芦笙的改良,目前,新光芦笙种类繁多,技艺优良,在传统6管芦笙的基础上发展出了8管、9管、12管、15管、18管、19管、21管、22管、24管、25管、27管、28管、29管等一批专用于舞台吹奏表演的芦笙,增加了管数,扩大了音域,使芦笙可以演奏现代中外的各种乐曲,拓展了苗族芦笙吹奏表演的舞台。

    随着芦笙市场的不断拓宽,芦笙制作的主要原料芦笙竹缺乏,所用材料靠外地采购,路途遥远,造价高,限制着芦笙制作的进一步发展。于是,潘贵生四处考察,从外地引进芦笙竹种植,第一次移栽种植约12000株,由于种植技术等问题,成活率较低,于是第二次又移栽了约14000株,总栽种面积50亩,涉及农户88户,成功解决新光芦笙制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由于规范的管理和制作规模的扩大,现该村芦笙产品也已远销到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生产的小芦笙成为独具特色的馈赠礼品,发展前景可观。芦笙制作户已由13户发展到65户,年产芦笙3万只,年增加收入50万元。现新光村已被列入凯里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市、镇两级着力打造的风情旅游点。芦笙发展协会的成立,为新光村芦笙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组织基础,为进一步扩大和发展芦笙文化旅游夯实了基础。
                
    舞动芦笙文化旅游业龙头

    新光村特有的芦笙文化,赋予了这个村以不一般的发展模式进行发展的特质。通过潘贵生多年的努力,新光村芦笙文化旅游业已成为新光发展的一大产业,在农村掀起了以第三产业带动农村发展的新模式。

    芦笙文化的传播以及以芦笙文化为基础而带动的新光芦笙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芦笙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大,吸引了更多的村民加入了芦笙制作这一行列,拓宽了村民增收的渠道。目前,全寨大小芦笙年产量已达到21600支,年总收入达259200元,芦笙制作已成为新光村的一项独具特色的致富产业。

    新光芦笙表演队规模不断扩大,表演技艺深受欢迎,经常受邀前往凯里、丹寨、麻江等地进行表演,还曾应邀到北京、黑龙江、四川、山西等省市演出,这既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时又扩大了新光芦笙文化的影响。

    由于新光芦笙文化旅游村寨的品牌已经打响,吸引了中外各地的大量游客来参观旅游,“农家乐”这一项目又成为农民增收的另一渠道。新光村年平均接待量约1000人(次)。
                 
    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潘贵生一直以其敏锐的眼光来看待新光村的发展。在他的努力和带领下,完成了新光村阳光、上崩坡、下崩坡进寨公路修建,硬化了新光大寨寨内3700米的道路,修建了村办公楼、文化室,完成了闭路电视改造。
由于新光村主要处于山腰的地势上,饮水比较困难,再加上管理不规范,在村民间引起了不必要的麻烦,他积极组织村民对新光村饮水工程进行改造,使得新光大寨近10多年来不正常供应的自来水得以恢复,村民之间因饮水问题产生的不和谐局面也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为丰富村民们闲暇时间的娱乐活动,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潘贵生组织村民投工投劳完成了本村篮球场的建设项目,现在已正式投入使用。

    在潘贵生的带领下,通过全村群众的努力,新光村取得的成绩使得市、镇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拟定于2010年在新光村进行“新农村建设”试点。

    潘贵生表示,在以后的工作中,将继续推进新光新农村建设,推动全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带动群众脱贫致富,为新光村的进一步发展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和义务。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我要评论】 【我要订阅】 【我要投稿】 【我要纠错】 【字体: 】 责任编辑:杨骥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
网友评论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分类信息
新闻图片推荐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