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视频-图片-专题-人才-求职-招聘-房产-本地通-购物-旅游-景点-百姓呼声-消费指南-黔港推荐专题-互动圈圈

黔东南州文化“走出去”情况汇报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成立于1956年,总面积3万平方公里,现辖1市15县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循环经济工业区,总人口440万,居住着33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约占82%,其中苗族人口占42%、侗族人口占32%,是全国30个自治州中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较高的自治州。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生态文化独特,历史文化厚重,红色文化灿烂,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位居全国地级之首,是我省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进入二十一世纪,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州广大干部和各族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文化改革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整体呈现着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事业空前繁荣、文化体制改革顺利推进的良好局面。尤其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开局良好,老百姓得到了更多的文化实惠,文化的开放发展,使全州各族人民的文化自尊心、自信心得到了空前的加强和提高。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文化加快“走出去”发展态势良好

 

    进入新世纪以来,州委、州政府十分注重黔东南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开发,制定了以文化旅游为重点的“四圈一区”经济圈发展战略:即以凯里为中心的城市经济圈;以镇远、施秉为代表的氵舞阳河山水风光名胜旅游经济圈;以台江、雷山为代表的雷公山苗族原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以黎平、榕江、从江为代表的侗族原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黔东循环经济工业区,文化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凸显,文化“走出去”发展步伐加快,全州形成了文化开放发展的格局。

 

    一是初步形成了以“原生态文化”为核质的一批国际文化旅游品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黔东南列入世界十大“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旅游胜地之一;世界乡土文化保护基金会将黔东南列为世界18个原生态文化保护圈之一,有30个世界旅游组织评选的世界乡村旅游村寨,被专家学者誉为“人类疲惫心灵栖息的家园”、“原生态民族文化博物馆”。世界旅游组织专家组4次实地考察黔东南后给予高度评价:黔东南是旅游资源品位最高、质量最好且最集中的地区;是不同类型且最具多样性的旅游资源富集地;是对境外游客最具吸引力的地区;是民族文化旅游的旗舰;是为高素质人群所准备的丰富宴席。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西斯科•弗朗加利先生称赞:“黔东南之行是我一生中最难忘、最荣幸的一次体验,黔东南这个歌舞之州、森林之州、友好之州、神奇之州,必将成为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旅游圣地。”中国最大苗寨雷山西江被中央电视台评为中国十大最好玩的地方之一;中国最大侗寨肇兴侗寨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和中国《旅游时尚》杂志评为全球最具诱惑力的33个目的地;《中国地理杂志》把黎平县评为最美的地方,肇兴侗寨评为全国六大乡村古镇之一;从江岜沙苗寨被称为“世界上最后一个枪手部落”,镇远县获“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地”荣誉称号,“完美假期——多情黔东南”旅游线路被中央电视台评为全国十佳旅游精品线路之一。目前黔东南已成为贵州省最主要的国际游客目的地,广州——桂林——黔东南——昆明——曼谷的一条世界级观光旅游线初步形成。

 

    二是侗族大歌、苗族舞蹈等文化艺术在国际上享有一定知名度。2009年9月,历经八年的努力申报,侗族大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结束了贵州省无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历史,开创了黔东南民族文化“走出去”发展的新纪元。近年来,黔东南侗族大歌、苗族歌舞多次在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中国童声合唱节、世界合唱比赛等国内国际大赛频获大奖,侗族大歌获中央电视台青歌赛观众最喜爱的节目,《水鼓舞》获得中央电视台第五届舞蹈大赛金奖,反排木鼓舞被誉为东方迪斯科,苗族歌手阿幼朵到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专场演唱等都反响强烈。“十一五”以来,黔东南州民族歌舞团多次参加由文化部组织的到美国、法国、德国、荷兰、瑞典、希腊、瑞士、捷克、爱丁堡等地进行的演出活动,获得多项国际民间艺术表演奖项。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期间,黔东南州各类文艺团体应邀赴法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演出达40余次。尤其是2009年,侗家“九姐妹”随温家宝总理访日演出取得巨大成功,向全国、向世界展示和推介黔东南州原生态民族文化,反响巨大。《云上太阳》、《滚拉拉的枪》等10余部电影,到法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电影节活动,有效地宣传了黔东南文化。全州民族歌舞演艺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西江、朗德、南花等重要旅游景区景点的民族歌舞演艺收益连年增加,黎平、榕江、黄平等10多个县市20多支团队,2000余人长期在外演出创收,有的走出国门传播中华文化,积极参予国际分配。

 

    三是民族工艺品等特色文化产品开始走出国门。2009年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命名黔东南州为“中国苗族侗族服饰之乡”、台江县为“中国苗族刺绣之乡”、雷山县为“中国苗族银饰之乡”,同年黔东南州被要求参加第八届世界手工艺大会,会上展播黔东南苗族服饰引起世界服饰工艺同行的高度关注和赞叹。2009年,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和悉尼歌剧院举办个人专场演唱,身着台江施洞苗族服饰,引起强烈反响。今年5月黔东南州组团赴香港参展活动,与多家企业签订合同。其中,凯里好花红工艺品销售公司与香港盈木贸易公司签订了代理商协议和128万港元的订货合同;台江苗族银项圈旅游商品公司与香港狄威有限公司达成订货协议;台江苗族民间手工刺绣厂与香港手袋设计协会,台湾中小企业达成订制手袋,钱包合作意向。最近黔东南州太阳鼓苗侗服饰有限责任公司与国际知名企业爱玛仕签订了产品供销协议。目前,凯里市金泉湖片区、台江县施洞镇、雷山县县城已发展成为沿海发达地区和东南亚旅游市场银饰、刺绣工艺品一个重要的生产、批发、交易基地,集聚了一大批农民和城镇居民从事民族工艺产业,据统计,全州民族民间文化工艺品目前已发展到100多个种类,上1000个花色品种;直接催生了100余家民族民间文化工艺品生产企业,解决了2.5万当地人就业,苗乡侗寨许多农民通过从事传统手工艺生产走上致富之路。

 

    四是合作一批国际文化项目。2000年,挪威政府与中国政府在贵州合作建4个国际生态博物馆,黔东南有两个,分别为堂安生态博物馆、隆里生态博物馆;2008年在麻江下司镇建设国际皮划艇训练基地,多次举办国际皮划艇激流回旋锦标赛。2008年至今我州与香港杂技团联合创办黔东南州雅特艺术学校(中专),已毕业学员100余人,毕业学员绝大部分在东南亚、韩国、日本、香港、澳门等地巡回演出,表演以黔东南苗侗文化与现代杂技相结合的节目,深受观众喜爱。2011年11月11日至13日举办我国首次超百公里公路国际挑战赛。积极与亚太动漫协会等国际组织开展民族文化项目交流合作,与瑞士、西班牙斗牛组织举办斗牛影展。今年3月葡萄牙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葡华侨联主席周一平为团长葡萄牙投资考察团到黔东南州国际斗牛城项目进行考察。借助国际合作平台,进一步推动黔东南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民族风情、民族文化走向国际。

 

    二、推动文化“走出去”的做法和经验

 

    “十一五”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我州旅游经济蓬勃发展,州县积极采取措施,推动文化对外交交流合作。
一是注重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夯实文化“走出去”基础。我州深入实施“四个一百”工程,积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申报一批世界级、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传承机制不断完善。目前全州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项,第一、二、三批国家级项目名录共52项68个保护点,在全国地州级名列第一位,相当于一个省的入选量,是全国地市级文化遗产最多的地区,有123项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州有20个重点民族文化旅游乡镇和100个重点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村寨,50户以上的民族文化村寨3900多个。有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镇、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个国家级生态博物馆、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中国民间艺术之乡、3个中国民间绘画之乡、4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剑河八郎是世界寒武纪地质公园研究 “金钉子”坐标点。目前,我州有苗岭山区雷公山麓为中心的苗族村寨,以黎平、从江、榕江“六洞九洞”为中心的侗族村寨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成功评出“黔东南名创” 103人,挖掘出一批优秀能工巧匠和优秀作品参加省总赛,获得 “贵州名创”“贵州名匠”50多名,有效地推动了民族民间工艺的传承和保护。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各地的民族银饰工匠有一半是来自黔东南。近年来我州克服财力困难,积极保护文化遗产,有力地夯实了文化可持续发展和“走出去”发展的基础。

 

    二是抢抓机遇,积极参与国际大型文化活动。近5年来,黔东南州抢抓我国举办奥运会和世博会两大国际文化盛会机遇,积极开展文化“走出去”互动发展与合作。精心组织2008年北京奥运圣火“凯里---郎德苗寨”传递,被誉为世界最精美的乡村奥运圣火传递线路。正如高级国际商务策划师冯祯祥所说:“奥运圣火把雷山品牌打到全球去,让全世界都知道世界最美的郎德苗寨,省第三届旅游发展大会让西江走遍天下,成为天下西江,这是花几亿都换不来的轰动效应。” 2010年世博会,黔东南州各民族文化在上海世博会上大展风采,苗侗文化成了贵州在世界的一张名片,苗侗建筑、苗族服饰、侗族服饰、苗族飞歌、苗族多声部情歌、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受到来自世界各地游客的高度赞扬。一位来自美国的的游客在参观了贵州馆后说道:“我看过世界各国的少数民族服饰,没一个民族的服饰像贵州这些苗、侗民族这么华美,歌声又这么动听,这样的民族真了不起。” 尤其是在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成功举办了上海世博・西江论坛,使西江千户苗寨这个非工业文明的乡村旅游典范地在与大城市工业文明形成的巨大反差中,找到了与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节点,增亮了“天下西江”品牌,为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元素扮靓上海世博会作了铺垫,掀起黔东南原生态文化走向世界的高潮。

 

    三是扩大开放,加大对外文化经济交流合作力度。2011年10月,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的支持下,我州首次举办贵州黔东南国际投资贸易推介会,来自英国、美国、日本、新加坡、哥斯达黎加、巴西、中国香港等23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位驻华使节、商务代表、商会及企业代表参加,开创了黔东南州对外经济交流的新纪元,同时也标志着我州民族文化在境内“走出去”交流发展的先河。黔东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给各位来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洽谈项目相当一部分是文化旅游项目。连续5年积极参加中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强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交易博览会,尤其是今年,黔东南州派出了80人的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团队,有效地推介和宣传黔东南,成功签约麻江下司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和凯里经济开发区苗乡侗寨欢乐世界等17个文化产业项目,协议资金65亿元,是贵州省签约数量最多、涉及资金最大的地区。5年来,我州先后在香港等地多次举办招商引资项目推荐活动,都把文化旅游和民族手工艺、民族歌舞演艺作为重要项目招商推荐。
此外,“十五”期间以来,我州根据中央对外联络部和省的安排,大量接待了访问我国的国外首脑、外宾,每次重要的外事活动,我州都安排了民族文化节目展演,增进了贵宾对黔东南文化的了解和交流,有力地加快了黔东南文化“走出去”的步伐。

 

    四是利用高端平台强化对外宣传,着力打造一批文化品牌。近年来,我州充分利用高端平台,加大对外宣传投入,积极打造文化名片 展示多彩民族文化 以大宣传提升影响力知名度。利用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一批国际高端宣传平台,着力宣传黔东南民族文化的魅力。尤其是今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我州苗侗歌舞与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合作“天蓝蓝”节目,获观众最喜爱的节目。邀请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著名画家刘文西到黔东南采风创作,利用名人效应,强化宣传效果。尤其是今年10月19日至23日,贵州省文联、黔东南州、贵州省作协联合组织由中国作协副主席谭谈带队,冯艺、韩作荣、叶梅、蒋巍、常江、肖克凡、熊育群、王干、田瑛、吴克敬、王山、邵丽、冉冉、韩旭、葛一敏、朱燕玲、廖增湖、谢欣、王久辛、高伟、张品成、鲍十、龙一、甘以雯、刘玉栋、刘青、柳路、刘洁、千夫长、郭冰茹等 “挖掘西部文化遗产,中国百名作家黔东南行”大型采风创作活动,在全国文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有效地扩大了黔东南文化影响力。目前,黔东南积极参加国内外重要高端外宣活动,先后推出了“多彩贵州风,原生态黔东南”“千年原生态,万象黔东南”、“苗乡侗寨,长寿家园”、“侗族大歌、世界遗产”、“千户苗寨,天下西江”、“千年古城,和美镇远”等著名文化名牌。

 

    五是注重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近年来,黔东南利用国内外高端传播平台,向国内外积极有效地宣传了黔东南“歌舞之州”、“神奇之州”、“百节之乡”,宣传了世界最大的苗寨——雷山西江,世界最大的侗寨——黎平肇兴,世界上最古老的爱情节——苗族姊妹节,粗犷奔放的东方迪斯科——反排木鼓舞,打造了“余秋雨旅游线路”、“十大民俗风情精品线路”、“奥运圣火旅游线路”等文化旅游品牌线路,提高了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文化品牌成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手。同时积极举办中国凯里原生态民族艺术节、贵州台江姊妹节、贵州黎平鼓楼文化节等具有国际影响的民族文件节日活动,有效吸引海外游客前来观光体验,尤其是贵州第三届旅游发展大会在雷山县西江镇举办,直接推动了苗族文化与旅游互为依托,深度结合发展,直接加快了苗族文化“走出去”发展历史进程。不仅如此,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直接激活了黔东南斗牛、斗鸡、斗鸟等传统体育娱乐“走出来”向产业化发展。目前,全州有经营性专业斗牛场地7个、斗牛牛源近1万头,专业从事斗牛养殖和斗牛比赛竞技人员2万余人;有斗画眉等专业斗鸟场地6个,从事养鸟和斗鸟的专业人员2万余人,有专业斗鸡场馆4个,从事饲养斗鸡的专业人员5千余人;有黔东南东方斗牛有限责任公司、黔东南昆奇斗牛文化产业公司等15家企业从事民族文化体育竞技娱乐产业。

 

    三、文化“走出去”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十一五”以来,虽然我州文化改革发展取得巨大成绩,是老百姓感觉到文化发展最明显,得到的文化实惠最多的时期,文化“走出去”发展也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但是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是文化“走出去”步伐与文化资源富集和保护利用程度不成比例;二是支撑文化“走出去”的经济实力较弱;三是推动文化“走出去”的渠道还很狭窄;四是加大宣传促进文化“走出去”的力度不够。

 

    为此,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认真落实文化产品出口经济政策,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有关规定,希望省能批准民族自治地方出台一些针对民族工艺品出口的优惠政策。二是批准设立民族文化对外交流基金会和基金,加大文化“走出去”发展的资金支持。三是成立各级对外文化友好交流协会,广泛开展国际文化友好城市合作等文化交流事项。四是批准并帮助向国家申报将黔东南列为“苗族侗族文化保护开发的实验区”。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我要评论】 【我要订阅】 【我要投稿】 【我要纠错】 【字体: 】 责任编辑:穆文碧

更多关于 的新闻

黔东南经济社会
黔东南民族风情
黔东南资源优势
黔东南自然条件
黔东南区域概况
喜迎中共黔东南州委八届十一次全会召开
黔东南“文化惠民”“旅游活州”撑起一片天
黔东南州蓝莓育苗招标公告
4亿奖池给力 我州彩民摘得26万多元的二等奖
黔东南州整治“三超一疲劳”掀宣传攻势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
网友评论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分类信息
新闻图片推荐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