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保户“蜗居”破棚6年多 每天跪地爬行(图)
儿媳妇:自己家里穷顾不上她
在符体财去世前,他的儿媳妇高德爱已返回村里居住了。她的两个女儿已出嫁,儿子也结了婚,生有两个小孩,一家人就住在金如秀棚子旁的屋子里。
按辈份来说,高德爱应叫金如秀为婆婆,可实际上她比金如秀还大好几岁。高德爱说,自己不是不想照顾婆婆,实在是无能为力,由于家里很穷,以前家公未过世时,就居住在上面的茅草房里,她一家人住在旧房里,儿子长大了都没有钱盖房子,现在居住的那两间小瓦房还是女婿出钱,村民帮工盖的,一间是儿子一家人住,一间当客厅。
高德爱说,她也想给婆婆盖个房子,但家里又没有什么收入,现在材料这么贵,盖一间小瓦房也要好几千块钱,她实在拿不出。在刮风下雨时,她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找来蛇皮袋、彩条塑料布帮婆婆遮一遮。
高德爱的邻居说,他们村里的人经济收入一般,家家都有难念的经,各有各的困难,各有各的想法,想帮一把老人也无能为力。
村长:已把老人的情况上报
乌斋村村长符益少证实了高德爱所说的情况。符益少说,他们村才20来户,原属国营西培农场,现划归雅星镇管。在未退场前,金如秀夫妇就住在茅草房里,也是危房,当时西培农场曾派人前来看过,表示由农场出材料,村民出工,给金如秀夫妇盖一间瓦房,后来2006年发生了闹退场事件,此事就不了了之了。
符益少说,2005年,符体财老人去世后,茅草房倒塌,村干部就在现在这个地方搭了个棚子给金如秀临时居住,打算向雅星镇政府申请资金帮她盖好房后,才搬进去。当时雅星镇政府的领导也曾到村里实地查看过,表示尽快解决,但一直没有下文。去年农历十二月份,他接到村委会的通知称,给金如秀老人盖房的钱下来了,要求他做担保保证这笔钱一定要用于盖房才能领走。他写了书面担保,可过几天,村委会的人又说,差不多要过年了,镇里的资金又紧张了,过年再说。结果拖到现在。
符益少说,经过各方努力,今年给金如秀老人办理了五保户补助,一个季度能有800元左右,生活费是没有问题了,主要还是居住问题。今年5月,镇里通知各村上报需要改造的危房,他又把金如秀的情况报了上去,但听说今年指标比较紧张,金如秀的房子最终能不能盖起来,还不好说。
记者随后与陀骂村委会的包点干部雅星镇委委员羊世龙取得联系。他说,已把金如秀的情况报给镇里了,今年会解决她的房子问题。
7月23日中午,记者再次与乌斋村村长符益少联系,了解金如秀的最近情况。符益少说,这几天下大雨,金如秀的小棚子漏雨不停,她实在可怜。
记者又与雅星镇委委员羊世龙取得联系,羊世龙说,镇里已批准将金如秀的房子列入改造计划,全部费用由政府出,但何时动工还没清楚,要等上面统一安排。
金如秀老人能不能如愿住上属于自己的新房,本报将继续予以关注。
记者手记
谁来帮帮她?
从乌斋村走出来,我心里充满了心酸和伤感。我无法用文字来描述和还原这个“家”的样子。难以想象,在这样的棚子里生活了6年多,多灾多难的金如秀老人,是如何撑过来的?6年了,这个木讷少语的老妇人心里装着多少心酸,多少凄苦,旁人无从得知。
没有电灯,没有电视,天一黑,行走不便的她无法去串门,只能静静地坐或躺在床上,看着发黑的蚊帐。我们无法想象,她是怎么度过每一个日日夜夜,她是否在黑暗中独自流泪,悲叹自己的命运?
也许,对于双脚残疾的金如秀老人来说,能有这么一个栖身之地,每个月还有生活补助,相对于露宿街头的流流者来说强多了。但,在这样的“家”里,显然无法感受到温暖和舒适。谁来帮她一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