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公民目前可通过3条途径分享央企红利
三途径分享央企红利:第一就是国有资本收益;其二是社保基金转持国有股;其三,国有企业的发展从根本上促进了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日前公布了2009年的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数排名。宝钢股份、上港集团、中集集团、特变电工和三精制药位列前五名。
根据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央企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包括“坚持依法经营诚实守信、不断提高持续盈利能力、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进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保障生产安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国资委研究局副局长楚序平指出,央企社会责任的核心是可持续发展。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楚序平对此作出了详解,并提出不断完善国资预算等一系列制度,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以帮助央企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追求可持续发展
《21世纪》:你认为在央企的八大社会责任中,可持续发展是核心。请详细解释一下这个观点的内涵?
楚序平:央企履行社会责任涉及的面很广,国内外各种利益相关方对企业的诉求很多,比如消费者、环境、劳工、人权、妇女、儿童等组织,都会对企业提出利益诉求。但是企业是经济组织,根本职责与其它组织不同。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核心是可持续发展,其责任边界是企业业务影响范围内承担责任,即以完成企业创造经济价值为基础,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对利益相关方和环境负责,实现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综合价值最大化。
《21世纪》:央企多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在节能减排方面,央企在过去的一年有哪些进展?
楚序平:2008年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亮点之一就是节能减排、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按照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国资委把所属企业分为重点类和一般类,分别与之签订责任书。
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单位GDP的综合能耗下降1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0%。与“十五”期末的2005年相比,中央企业2008年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了10.23%,二氧化硫排放减少了28.82%,化学需氧量减少了23.15%,可以说央企提前两年完成了国家提出的节能减排目标。
央企节能减排任务的完成情况,纳入企业负责人的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中,完成不了的企业要降低等级,完成得好的要给予奖励。
环境守法成本很高,如果市场不规范,很容易出现“逆向淘汰”,优秀的企业反而难以生存,留下来的是排污大户,因此必须加强执法,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
第一就是国有资本收益。目前国资预算制度刚刚建立,将来我们要继续推动国资预算制度的完善,在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提高分红比例,进而使全国人民都能更直接地分享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福利。
其二是社保基金转持国有股。截至9月8日,国资委按照四部委联合发布的《境内证券市场转持部分国有股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实施办法》,我们已对43家无疑义、产权清晰的国有股东,向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出具了实施追溯划转的通知,共划转国有股28.66亿股,按照9月8日当天的收盘价计算的市值为280亿元。
其三,国有企业的发展从根本上促进了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2008年,全国国有企业(非金融)总资产达到42.55万亿元,净资产17.07万亿元,平均每个中国公民都拥有1.29万元。而且这些都是优良资产,多数都在上市公司,很容易变现。
《21世纪》:说到上市,近些年有近1/4的央企海外上市,因此有评论说中国公众未能完全分享国企成长的收益,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楚序平:截至2008年底,中央企业控股的境外上市公司为54家,资产总额2.6万亿元。鼓励央企海外上市,主要目的是两点。其一是派出“留学生”学习西方国家的公司治理,进而回过头来,推进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其二是吸引国际资本,尤其是战略投资者,推进产权多元化。国际资本市场资金充裕,可以更全面准确评估企业的资产价格,在资本市场吸引战略投资者。
从总体水平看,央企控股的境外上市公司比境内上市公司平均规模更大、资产质量更优、盈利能力更强。这两年,我们鼓励海外上市企业回到国内的资本市场,其目的是为了让我国公民特别是中小投资者能够分享央企改革发展的收益。当然,资本市场有其自身的规律和逻辑。我们能做到的是,引导在境内上市的央企控股的上市公司,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中坚,成为维护股市健康发展的骨干。
国有企业是国家的、全民的,企业的健康发展尤其需要媒体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