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生病不能教学 31名学生托付给"大孩子"
(摆乔小学办学点)
本港讯(实习记者 廖强) 在电影《一个也不能少》中,校长因为有事,委托魏敏芝到学校代课。在榕江县兴华乡摆乔小学,也有这样的故事。该小学唯一的教师刘辉患重病无法上课,但他放心不下孩子们,就把他们托付给了当地一位只有初中文化的“大孩子”。
摆乔小学是兴华中心学校的一个教学点,现有两个班,31名学生。学校的校舍是木头屋子,极其简陋。
2006年,刘辉被委派到这里任教,三年来,他是这里唯一的教师。尽管条件艰苦,但刘老师却是任劳任怨,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一批又一批的学生送出大山去。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今年6月,刘辉感到身体疼痛,经查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为此,他多次到榕江县医院治疗,但只能控制病情,不能根治。今年 9月8日,他的病情急剧恶化,动弹不得,当地村民紧急自制担架,把他抬出了大山。到了这步田地,他不得不离开课堂。
治病期间,刘辉牵挂孩子们,为了不耽误他们的学业,他向兴华中心学校推荐了冷明克。
冷明克是摆乔村的秀才,约20岁,2005年初中毕业后,由于家境贫寒,只念了一个学期的高中就辍学了。刘辉的想法是让冷明克当代课教师代替自己管教孩子们。
兴华中心小学同意了刘辉的请求,这样,冷明克就走进了摆乔小学。刘辉在电话中这样委托他:“尽你所能教育孩子们,要注意他们的安全,千万不要让他们到处乱跑荒废学业……”
冷明克文化不高,又不懂教学,感到压力很大,但是他责任心强,维护了摆乔小学正常的教学秩序。他任教快一个月了,学校里没有出现过任何事故,也没有学生失学,教学活动也按部就班的进行。“我会努力去工作,给刘老师和乡亲们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冷明克说。
兴华乡分管教育的石副乡长告诉记者,因为兴华乡村民居住分散,大多数乡村都只有一个老师负责,教学点几乎都是木楼,很小的学生都要走很远的山路去上学,乡政府一直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是,由于居住分散、交通不变、资金、师资力量匮乏等多种原因,目前状况很难有较大的改变。不过,通往摆乔的公路已经动工,该村明年初就有公路可走了,这将会给摆乔村的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经济上来了,相信教学资源也会越来越丰富,教学环境也能的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