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视频-图片-专题-人才-求职-招聘-房产-本地通-购物-旅游-景点-百姓呼声-消费指南-黔港推荐专题-互动圈圈

雷山县打好外宣主动仗促进旅游业发展

 

    雷山县加大对外宣传工作力度,打好外宣主动仗,外宣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吸引了众多游客来雷山观光旅游,为促进全县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雷山县苗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独具特色,具备世界级旅游景区条件。全县总人口15.54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1.4%,其中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4.2% ,被誉为“中国苗族文化中心”。拥有“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建造技艺”、“苗族芦笙制作技艺”、“苗族银饰锻造技艺”、“苗族鼓藏节”和“苗绣”等1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4年,被中央电视台等60家媒体评为“中国十大最好玩地方”;2007年,西江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西江千户苗寨、郎德上寨被评为“中国景观村落”,乌东苗寨水系景观被评为“中国经典村落景观”;2008年获得了“中国苗族银饰之乡”和“贵州省十大最具影响力风景名胜区”称号;2009年,获得世界旅游精英协会授予“中国王牌旅游目的地”荣誉称号。

  

    知名度是无形的资产,雷山县缺少的不是资源,更多的还是宣传。虽然雷山的旅游资源很有优势,但由于山区的相对闭塞性,许多旅游资源还不为人知,资源优势并没有形成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该县县委、县政府意识到酒香也怕巷子深,文化底蕴和宣传推介是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支撑和保证。为此,该县结合县情实际,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和宣传推介,着力打造富有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

 

    该县坚持一年举办一次苗年节,在节庆期间,全县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安排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积极开展旅游资源推介、招商引资项目洽谈、旅游产品及线路推广、特色土特产品展销等活动。同时,邀请新闻媒体记者前来采访报道,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为新闻媒体记者提供了丰富的新闻素材,每年节庆,都有几十家新闻媒体到场采访报道,使节庆取得了轰动的报道效应。

 

    该县分别到北京、上海、广州、重庆、贵阳以演出、召开新闻发布会、走访、资料发放、邀请不同区域的旅行社等中介机构进行座谈等多种形式组织对外宣传促销,积极参与省、州组织的珠江三角洲旅游促销海动通过国家民族博物馆在新加坡举办民族服饰展览,创造条件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性“体验中国”大型宣传活动,使雷山对外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同时,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充分借助网络、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平台,对雷山旅游进行全方位包装宣传。2010年,该县在州级以上刊播雷山新闻稿件共2351篇条,其中,报纸刊发1532条,电视上播出283条(部),广播电台上播出536条。在重要媒体《人民日报》刊登2篇、《经济日报》刊登1篇、《中国民族报》刊登6篇、《贵州日报》135篇(头版头条3篇);cctv-1播出《雷山苗年》、《雷山苗族鼓藏节》两个专题片,cctv-7播出《大塘水上粮仓》、《阿浓家的猪肥了》、《十三年一次的节日》三个专题片,cctv-4播出《千户苗寨,贵州西江》半年广告宣传片,cctv-10播出《雷山斗猪》专题片,中央少儿频道播出《中国最大的苗寨》、《芦笙制作师-莫厌学》、《短裙苗与水上粮仓》三个专题;贵州电视台播出31条、福建海峡卫视播出雷山苗年专题片5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新闻19条、中国国际广播电台10条和对苗年暨西江鼓藏节开幕式进行全程直播。 

 

    在外宣工作的强力渲染下,大大提升了雷山对外的知名度,推动了雷山旅游业的发展,加强了雷山的经济收入,促进了雷山的繁荣和稳定。2010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73万人次,同比2009年增长24.5%,旅游综合收入6.48亿元,同比增长27.1%,创历史新高。 (唐光新)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我要评论】 【我要订阅】 【我要投稿】 【我要纠错】 【字体: 】 责任编辑:穆文碧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
网友评论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分类信息
新闻图片推荐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