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视频-图片-专题-人才-求职-招聘-房产-本地通-购物-旅游-景点-百姓呼声-消费指南-黔港推荐专题-互动圈圈

麻江县景阳乡水改旱工程改出了累累硕果(图)

 


    据人民网消息 9月初,贵州麻江县依然烈日当空,丝毫感受不到秋日的凉爽。记者从麻江县城一路走过,道路两旁山上种植的玉米和水稻一片枯黄,毫无生气。进入景阳乡,一片片绿色顿时映入眼帘,架在木架上的西红柿一层一层往上爬,硕果累累,地里的辣椒更是红艳艳一片,丰收的景象让人欣喜。

  景阳乡党委书记甘泽波介绍,这是乡里水改旱之后的成果。今年面对严峻的干旱形势,全乡共完成水改旱2800余亩,种植蔬菜2000余亩,虽然受到旱灾的影响,但是基本能保证80%以上的收成,实现蔬菜种植产值近千万元,确保实施水改旱的农户大灾之年不减产、不减收。

  景阳乡位于麻江县西北部,耕地面积7663亩,气候温凉少雨,是一个典型的老旱区,素有“干霸王”之称。当地百姓一直以种植水稻和玉米为主,年年干旱,年年减收,“丰收这个词在我们这基本用不上,”甘泽波说,“因为没有收成,多数年轻人都离开家乡外出打工去了。”

  鉴于长期以来缺水的干旱情况,景阳乡立志要保住生产,不能再被天灾左右。经过多方考察和学习,景阳决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下排地区组织进行水改旱工程。

  从2006年起,景阳引导群众逐步实施水改旱工程,同时引进客商入驻投资发展蔬菜产业,发动机关干部投资创建示范基地,并扶持群众发展蔬菜产业。

  2007年的时候,乡里面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先后引进福建厦门贸易公司、广东南蔬公投资150万元,带动发展番茄,辣椒、西瓜、大葱等蔬菜600余亩,规范化、规模化、无公害种植以及良好的经济收益,吸引、带动群众自觉实施水改旱工程。

  到2011年,该乡共建立5个水改旱基地,种植西红柿、辣椒、大葱、青瓜、烤烟、玉米等作物,改旱面积2500亩,改旱率达60%。

  如今,景阳下排农田面积近1000亩,现已实现水改旱种植蔬菜700余亩。按照每亩水稻用水450立方米,蔬菜用水70立方米,实施水改旱后每亩节水380立方米,节水率84%以上。

  在今年这个大旱之年,下排蔬菜基地700亩的西红柿预计亩产量保持在1万斤以上,亩产值1万元以上,而整体市价保守估计总产值预计在500万元以上。

  水改旱不仅保住了收成,而且流转的土地近700亩,每亩土地年租500元,光是土地租金就能给当地居民带来了35万元的收入。

  同时,每年种植蔬菜700余亩,按照每亩蔬菜需要用工60个的标准来计算,全年下排蔬菜种植需用工4.2万个,每天人工费40远,能解决200余人的就业问题,年创农民收入168万元。光是土地租金和人工费用就实现农民增收200余万元,人均收入增加1800元以上。

  提起水改旱,百姓们都乐得合不拢嘴。如今,又有3个外地的大学生慕名而来,年初时在乡里租了地,种上了60多亩的西红柿,现在也挂满了累累果实。村里人说,现在的日子就像那架子上的西红柿,一层一层不断地往上开花、结果,日子也是红彤彤、美滋滋的!(张惠惠)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我要评论】 【我要订阅】 【我要投稿】 【我要纠错】 【字体: 】 责任编辑:杨懿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
网友评论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分类信息
新闻图片推荐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