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项制度衔接”政府得民心农民得实惠
本港讯 (特约记者 潘光晨)从江县翠里瑶族壮族乡的高文村自去年12月份列为全省9个“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试点村以来,在省、州部门的支持和县相关部门的帮扶下,试点制度实施半年多来,该村的扶贫等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两项制度衔接政府得民心农民得实惠。
从江县高文村共有115户,546人,是一个壮族聚居村。列入全省两项制度试点村前,全村经济收入单一, 2008年末共有贫困人口273人,低收入贫困人口和绝对贫困人口占全村总人口50%。2009年该村列为全省9个两项制度衔接试点村后,为了让两项制度衔接充分发挥效益,使老百姓从中得到更多实惠,该县县委、县政府在项目选择中,通过召开贫困农户大会,发放“产业扶贫项目征求意见表”的等形式,进行选项目,本着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尊重群众的意愿,从而科学合理地编制了《高文村贫困农户产业扶贫发展规划》,共确定出一批发展鸡鸭养殖,食用菌栽培,种植椪柑,种植生姜,以及养羊养猪试范户。
高文村的潘仕金在全村列入全省两项制度试点村前,自己曾经种植过食用菌,但因技术、资金缺乏而没有成功,今年在县有关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帮扶部门不仅从省城贵阳请来食用菌专家给大家上课,还为他们赠送了最好的菌种,现在他所种植的食用菌成长势喜人,今年他的收入预计可达 10万元,将彻底甩掉贫困的帽子。潘仕金说:“去年我试种了五千袋食用菌,因资金、技术缺乏没有成功,还欠下了不少的债,我都没信心了,现在政府实施“两项制度”以后,我在上级部门和当地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我种了两万袋食用菌,接种成功率达99%,预计可产食用菌3万斤,按现在的市场价每斤4元算,今年我的收入可达10万元,不仅可以还了欠下的债,还有剩余的资金来发展我的种植规模”。潘仕金对自己依靠种植食用菌脱贫致富充满了信心。
该乡乡长赵富定接受采访时说:“‘两项制度衔接’实施以来,我们按照《高文村贫困农户产业扶贫发展规划》认真组织实施,现在已发展鸡鸭养殖、食用菌栽培、椪柑种植、种植生姜及养羊养猪等试范户25户,种养殖业今年预计收入达36万元,示范户户均增收8000元。”
如今,在高文村像潘仕金这样靠“两项制度衔接”走上种养殖发展之路的村民还有很多,群众们向记者介绍时说:“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两项制度衔接’的政策,我们的生活不会变得这么快,‘两项制度衔接’给我们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