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洞:超100公里赛道上的500年古建筑群(图)
青龙洞是一组古建筑群的统称,坐落在镇远城东的中和山上。占地近二万平方米,由北至南绵延长达一里多,共有大小一百多间亭台楼阁,分布错落有致,包括青龙洞、中元洞、万寿宫、儗砚亭和香炉岩四个大的建筑群组。始建于明弘治三年(1490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后来塔毁废弃,现存建筑是清光绪、宣统年间建造的。从山下登45级台阶进入寺院,大门是石柱砖墙牌楼式的建筑,额上镶嵌一块石碑,刻着林肇元题写的“青龙洞”三个大字。石柱上刻有一幅对联:“文笔临溪,二水潆洄环古刹;香炉鼎峙,万家烟火接丛林。”寺内的主要建筑有七栋,自低到高依次是灵官殿、财神庙、保山殿、观音殿、吕祖殿、玉皇阁、望江楼,占地460多平方米。
这里山势挺拔,峭壁悬崖。巨岩、洞穴和为一体。道、儒、佛三种宗教的寺庙群生就山腰,是中国不同宗教同生共长、和谐发展的典范和楷模。它背靠青山,面临绿水,贴壁临空,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翘翼飞檐、雕梁画栋。这些古建筑依山因地,分别采用了“吊”、“借”、“附”、“嵌”、“筑”等多种工艺,硬是在一段悬崖上筑出中元洞、紫阳洞、青龙洞、万寿宫等一片阁楼洞天。它气势雄伟、构思大胆、布局精巧。
1981年9月16日,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2月23日,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青龙洞古建筑群确定为“世界贴崖古建筑园林”。
青龙洞古建筑群是镇远极具旅游观赏价值的名胜古迹,是贵州古建筑规模最大、构造最精巧、融佛教经殿、道教庙堂、儒家书院、会馆为一体的佛、道、儒、俗古建筑群落,它既有园林韵味,又具有寺院风格。(张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