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团出征索契任重道远——全国冬运会巡礼
新华网长春1月13日体育专电(记者张寒、王昊飞、郎秋红)第12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的大旗缓缓收起。在运动会赛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吉林省本着节俭办赛的原则举办了一届成功、精彩的盛会。国家体育总局对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问题的高度重视收到了良好效果,冬运赛事平稳有序进行。本届冬运会是中国冬季项目竞技实力的一次大阅兵,在冬运会上涌现出的新星让人看到新的希望。但是,展望2014年索契冬奥会的备战前景,中国冰雪健儿依然任重道远。
优势项目守成不易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中国代表团取得重大突破,金牌数比往届总和还多一块,以5金2银4铜的成绩排名第七位,首次进入奖牌榜前八名;两年过去了,无论从国际赛场表现还是国内赛事水准上来看,当年包揽女子项目4枚金牌的短道速滑和通过双人滑取得金牌零的突破的花样滑冰,仍是我国选手的优势项目。
但二者之于中国队,都在经历换血的阵痛。
经历了去年的丽江打斗、队内冲突等系列事件后,奥运四金得主王濛能否参加3月份的短道世锦赛尚未可知,即使她真心悔过从而获得解禁,缺乏系统训练和缺席高水平比赛对这位已经27岁的短道选手来说,也是一份无法弥补的损失。
诚如前世界冠军李佳军所言,“每个运动员的黄金运动期只有那么几年”,如果中国短道把希望寄托在被禁赛的王濛或因为状态不佳被迫错失冬运会的周洋身上,似乎风险很高。
好在“无濛”冬运会给了“小小花儿”们竞相绽放的舞台,在王濛、周洋们曾经包揽奥运金牌的女子500米、1000米、1500米和3000米接力项目上,冬运会夺金的分别是范可新、张起超、李坚柔和由李坚柔、肖涵、孔雪等这些国家队新秀担纲的吉林队。
我们应当看到,年轻选手们的成绩与王濛、周洋的巅峰时期还有不小的差距,在索契重现温哥华包揽女子项目金牌的难度很大。正如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赵英刚所指出的,中国短道速滑目前已经形成了稳定的人才梯队,是为可喜;而未能涌现如王濛般堪当大任的技术天才、战术核心,是为遗憾。
此外,与上届男子短道项目的“七冠王”李野相比,勇夺六金的梁文豪等选手就潜力而言不逊前人,将来未必不会成为中国男子短道队在索契的又一个冲金点。
和短道现状相类似,花样滑冰在本届冬运会上表现出来的特征也是整体水平提升,但奥运金牌竞争力略有下降。
在中国优势所在的双人滑项目上,随着申雪/赵宏博功成身退,小将隋文静/韩聪无论技术难度、稳定性,还是艺术表现力、冰面上所散发出的气场,尚不足与“老三对”并肩而行,捍卫中国双人滑荣誉的重担还在庞清/佟健和张丹/张昊身上,前者学习了申赵当年的经验,正通过参加商演磨砺气质,后者在经历一年休赛和伤病困扰后正面临不进则退的挑战。
和中国双人滑从巅峰滑落形成对比的,是对手的持续发力和广泛被认可,这其中就包括令人耳目一新的德国组合萨维琴科/索尔科维,以及誓在“家门口”挽回失地的俄罗斯组合川口优子/斯米尔诺夫和世锦赛黑马沃洛索扎/特兰科夫。
双人滑之外,15岁“萌主”李子君几近完美的超水平发挥令人眼前一亮,阎涵、宋楠等给男子项目注入的活力也让人倍受鼓舞,但这份欣喜只是相对于中国单人滑多年来持续徘徊于谷底的状况而言,要让李子君挑战金妍儿和浅田真央这对韩日双姝,或让宋楠追上莱萨切克、陈伟群们不断追求高难度的脚步,尚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