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教师,寂寞文化开拓者(图)
3月2日晚,吴胜铭老师来到丙妹镇记者的住处,说起大歹村的人和事。
平毫小学25年不变的唯一一位老师杨永安(右)2月27日领着记者来到村民的家。
老或小学的石春梅老师在接受本报和中国台州网记者采访。
在此次“岜沙行”采访活动中,让我们震惊的,不仅仅是当地艰苦的生存条件,简陋的教学环境,山村教师甘于寂寞,多年来坚守岗位,一腔青春热血无私地浇灌一方水土的精神,尤其让人敬佩。
在2008年前,贵州省从江县丙妹镇600余位代课教师的工资是180元/月。当年秋季,通过考试,一部分代课教师被解聘,续聘的150位代课教师工资涨到600元/月。但在当地,教师人数远远不够,许多村子都是通过好心人赞助才聘请到教师的。
在西部山区,教师是一群甘于寂寞的文化开拓者。
看着一双双渴望的眼睛,石春梅慢慢消去了退却之心。她突然觉得,自己就是这些山里孩子的希望
老或村是大山里的一个大村,人多了,种的山地就广了,村民每天上山干活。为了减少长途往返的劳累,一些村民就在偏远的山地里搭起棚子,带上几天干粮——地里干活,棚里休息。
后来,在离村遥远的山地上搭建棚子的村民越来越多。慢慢地,一些村民干脆把家搬过来,在山地边定居下来。这样,老或村就分出了另一个村——新或村。
石春梅的父亲一直是新或村的唯一一名教师。在山村教书一辈子的父亲,老来胃病缠身,1990年退休了。但有一件事一直让他放心不下:我退休了,谁愿意来接班,教这些孩子们?
他第一个想到的接班人就是女儿石春梅。“我那时正好初中毕业,准备补习考中专。”那年,石春梅17岁,年轻的小姑娘渴望大山外面的世界,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大山。当父亲第一次告诉她,要她留下来接自己的班时,石春梅是一万个不愿意。
但父亲的态度更强硬。“我养你这么大,让你学文化,就是希望你有一天能接替我,让山村里的孩子有书读。你不来教书,谁来教?”父亲一再苦劝她不要读中专,留下来教书。
“我家离新或村有30公里山路,要翻越好几座大山,过好几条大河才能到达学校。我那时不敢想象自己以后的人生,每天哭到深夜。”回忆往事,石春梅泪眼婆娑, “父亲胃病重,我拗不过他的执著,只好答应了。”
石春梅跟父亲约定,她只是暂时接替工作,一旦有新教师来,她就退下。父亲表示同意。
一年,两年,三年……石春梅怎么也没想到,当初的“被迫接棒”,竟让自己深深爱上了山里孩子们,一晃已在山区学校代课教师岗位上度过了18个春秋。
山村穷,当教师没多少收入,没人愿意来教书。看着一双双渴望的眼睛,石春梅慢慢消去了退却之心。她突然觉得,自己就是这些山里孩子的希望。“我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重了。”石春梅说。
在父亲从教过的学校一“接”就是10年。石春梅用10年时间,改变了新或村侗族人的旧习——女孩子不上学。
2000年,她调到老或村。老或村70余户,200余人,村小有一、二、三3个年级,每个年级一个班,平均每班学生不到10人。直到这时候,村里还没有一个女孩子上过学。
“其实,在我们这里,十几岁的孩子就是家里的劳动力。许多男孩子都不能来上学,更何况女孩子呢。”石春梅说。为了做村民的工作,她花了不少心思。
3月1日早晨,我们来到石春梅的学校宿舍。宿舍的地上堆满了几十个酒瓶子。我们问:“你喝酒的?”
“这些酒都是请乡亲们喝的。” 石春梅笑着说,“在这里教书,不学会喝酒可不行。”为了做村民工作,首先要与村民处理好关系。“你到他们家里去,他们白天都上坡干活了,晚上回来很累,听不进你的话。你叫他们来学校读扫盲班,他们说忙,不会来。你把他们当朋友一样,请他们来家里吃饭,他们就很乐意过来。在吃饭、喝酒过程中,我把知识传递给他们。”
这是石春梅摸索出来的经验。但请吃饭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上完一天的课,没时间休息,就要着手做晚饭,做好饭,再挨家挨户去村里叫学生家长过来吃饭。“侗族人吃饭要喝酒,喝得尽兴,还要唱侗歌,跳侗舞。一餐饭常常从晚上9点钟开始,凌晨一两点钟结束。”送走家长,石春梅还要自己收拾“残局”。忙活完的时候,天都快要亮了。“第二天还要早起上课。说实话,挺累的。”
山里人靠山吃饭,劳动力是关键。因此,在贫困、落后的山村,许多家长认为,让学龄儿童去上学,就是剥夺了自家的劳动力。寒、暑假正好是农闲季节,一些村民找到石春梅说:“石老师,你们规定的放假时间不好。应该我们忙农活的时候放假,农闲的时候上课才是。”把石春梅弄得哭笑不得。“对于实际情况,我也灵活处理。”她说,“一些村民家里的确劳动力紧缺,农忙时候,家长来给孩子请假,我一般也批准。”
2008年秋季之前,石春梅的工资都只有180元/月。但在这样的条件下,她每年还要帮助许多学生垫付四五百元学杂费。在减免学杂费之前,现在六年级的学生石丽芳就是她资助上学的。
在石春梅的努力下,村里学龄儿童失学率大大降低,许多女孩子也走进了课堂。她教出的学生走出大山,回来后都很感激她,经常请她到家里吃饭,这让她很欣慰。
更让她安心的是丈夫的理解和支持。石春梅的丈夫在相距4公里外的大融小学教书。他们的儿子也在那里读书。有一次,儿子不小心被自行车撞伤,导致骨折。丈夫一直隐瞒着,没告诉她。后来,还是在大融小学上学的高年级学生放学回来告诉她的。“他是怕我分心,影响教学,才不告诉我。”石春梅幸福地说。
去年,学校增加了两名年轻的代课女教师,工资600元/月。但两个小姑娘显然对现状不太满意,有退却的意思。石春梅就千方百计做她们的思想工作,把两个年轻人留了下来。
石春梅默默延续着她父亲的工作,父女俩的共同心愿是:薪火相传,把山村里的教育事业办下去。
杨永安把家安在了平毫村,并在平毫村娶妻生子。“把根扎在这里,就是决定要在这里教一辈子的书。”
1984年,19岁的杨永安高中毕业,从350公里外的天柱县来到从江县的丙妹镇平毫小学代课。代课3年后,他通过参加函授师范学习,转为公办教师。他没有因为拿到了“铁饭碗”而离开这小小的山村学校,而是把根扎在了平毫村。
25年来,杨永安始终是平毫小学唯一的一名教师。平毫小学是个村教学点,只有一、二、三3个年级各一个班。年级不同,课程自然也不同,一个人同时上3个班级的课,怎么上?杨永安自有一套办法。先上一年级的语文课,上完一节,布置作业;再上二年级的语文课,上完一节,布置作业……上完一轮课文,一年级学生的作业也写好了,他接下去就要马上改作业,因为下午还要上数学课。他就像一个忙碌的指挥员,同时指挥着3个战场。仗打完了,还要处理善后工作。
白天教学生,晚上教家长。以前没通电,晚上9点钟至11点钟,杨永安还要点着马灯,开夜校,给村民上扫盲课。如今通电了,条件才好些。
25年来,杨永安就是这样,每天一个教室一个教室地轮番教学,不知绕了多少圈,迎来了多少学生,又送走了多少学生。现在,村里一半以上村民都是他的学生。
山村里没有电视,也没什么娱乐活动,生活很枯燥。杨老师最喜欢的活动就是晚上到村民家串门,家长里短,说说笑笑。
其实,凭杨永安的条件,是可以调到更好的学校去的。“但是我调走了,学校就没教师了。”杨永安告诉记者,以前,村里不但不通电,还不通车。村民要去从江县,必须先渡河过都柳江,走一段长长的山路,到公路上,再乘车去县里,很不方便。2003年,国道通车,经过村子,平毫村才从一个比较封闭的山村变成一个公路边的村子。“所以,在2003年之前,几乎没有一个教师愿意来平毫小学当教师的。”
为了让自己安心工作,杨永安把家安在了平毫村,并在平毫村娶妻生子。他的家依山而建,南临都柳江,门前是国道线,与村里的房子别无两样。妻子在家里开了个小卖部,两个子女都外出求学。“把根扎在这里,就是决定要在这里教一辈子的书。”杨永安说。
25年来,学校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让杨永安觉得一切付出都很值得。学校原来破旧的木板房,于1996年重建,成了一栋10多米长的砖砌平房。经过10多年的风吹雨打,这栋房子现在看上去已是“历尽沧桑”。“虽然窗户破裂,但至少能遮风挡雨,虽然课桌、板凳陈旧,但至少学生能坐着读书写字。比以前的学习环境好多了。”杨永安说。去年,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学校门前终于浇筑了一块水泥地,并支起两个篮球架。这几乎是村子里最干净的一块学生活动场所。
“学校还很落后,但我们在不断努力,通过各种方法,让它变得越来越好。”杨永安说。
村民听说后强烈反对建立教学楼。“我就到镇里反映,找各有关部门和人员争取。”在吴胜铭的努力下,大歹小学教学楼终于在2007年建成
相对于在山村坚持几十年的教师来说,吴胜铭算是一名“新”教师。他8年前来到偏远的海拔700余米的大歹小学(村教学点)教书。
与其他村寨相比,大歹村更加封闭。该村由5个组7个自然村组成。村民基本上与世隔绝,他们视“外来”为“入侵”。因此,对于外来的人、事、物,村民都怀有极大的抵触情绪。全村人最高文化水平不超过小学。村里目前还有10多个鬼师。村民生病,不知道看医生,只会找鬼师。
“在这里教书,是一种巨大的挑战。”总结这些年的教书感受,吴胜铭说。因为他亲眼看到这样一件事。
大歹村水源在1.5公里之外,村民饮水靠肩挑手提,极不方便。曾有一企业老板表示愿意出资,帮助村里修建自来水管道。谁料,村民一致反对,他们认为天上不会掉馅饼,这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饭,赞助者肯定是有图谋的。无论当地干部如何劝说,村民就是不同意。这项爱心计划只好搁浅。
介于离村子最近的大融小学有10公里之遥,大歹小学在一至六年级都设立班级,方便高年级学生就近读书。2005年,吴胜铭终于教出了村里第一位升初中的学生。这本是件高兴事,但他高兴不起来,因为村民极力反对学生走出大山。“在他们眼里,大山外的世界是不好的。”吴胜铭说。
最后,在吴胜铭的坚持下,那名学生还是去了镇上读初中。然而,第二年,学生得病死了。因为这件事,村民更坚定了自己的看法,至今仍对吴老师颇有微词。
村里的教学楼破旧不堪,前几年有爱心人士愿意出资重建教学楼。村民听说后强烈反对。“我就到镇里反映,找各有关部门和人员争取。”在吴胜铭的努力下,大歹小学教学楼终于在2007年建成。但是村民们对他的怨气还没消,一旦村民有个头痛脑热,就会归咎于吴胜铭新建的教学楼,说是它带来了邪气。
怀着为改变山村教育现状的一腔热血而来,不曾想阻力重重。
吴胜铭没有气馁。目前,大歹小学共有在校生近百人,全村另有40多名学龄儿童处于失学状态。为帮助这些家境极其贫困的孩子,教师们将政府下拨给学校的生均公用经费的二分之一用在了学生身上。
这次台州爱心人士捐赠的衣物绝大部分分流给了更加贫困的大歹小学的孩子们,吴老师当时很高兴,但当他们知道要为此付出600元的运输费时,感到有些为难。得知这个消息,我们不约而同地提出,这钱由我们来出。由于我们第二天一早就要回台州了,3月2日晚上,吴老师来到了我们的住处。拿到600元钱,吴胜铭表情复杂,感激中带着一丝淡淡的内疚与无奈。
(包建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