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秉县:保住青山绿水 促进旅游发展
本港讯(记者 周亮)“到杉木河漂流,让你真正领略到那繁华都市难以体会到的古树参天,藤蔓密布,鱼蟹成群,河水清澈透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纯朴自然世界,让人难以用言语形象的爽快感觉”。来自广东的游客杨女士如是说。这仅仅是贵州施秉县委、县政府在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产业共同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县大力实施系列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既保住青山绿水又促进了旅游发展。从这组数据表明:施秉县森林资源面积、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已由90年代初的80.18万亩、39.8%、133万立方米分增加到现在的116.8万亩、54.4% 298.94万立方米,实现了有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三个同步增长。同时,该县旅游人数、旅游收入由90年代初的28.3万人、30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94.45万人、 1686万元。这一喜人成绩是如何实现的呢?“抓生态保护,就是抓旅游;抓生态保护,就是抓发展,走生态文明崛起之路,就是走科学发展之路。”施秉县县委书记彭世平一语中的。
做好“改”文章: 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
杉木河景区,是施秉旅游的一重要景区之一,是游客向往的浪漫旅游胜地,给施秉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但长期来,杉木河流域内仍有着近1万亩的烤烟以柴薪作为燃料烘烤烟叶,大量消耗了森林资源,针对这一实际,施秉县委、县政府投入380余万元进行“柴改煤”,解决了杉木河流域内2475间烤棚的烤烟生产燃料。同时,加大景区农村沼气池建设的推广力度和“改灶”工程进程,共投入100余万元帮助景区农民完成1000余口沼气池的新建和100余口“柴灶”改造,每年可减少木材砍伐4万立方米以上,保证了杉木河水的清澈、山的苍翠,让游客真正领略到原生态的浪漫之旅。
做好“搬”文章:解决农民脱贫致富与生态保护矛盾
“过去我家住在偏远的山区,主要靠偷伐木材生活,全家还不够吃。自从搬到这里后,我帮人家开车,妻子做点小生意,全家过上了好生活。”从杉木河源头--蓝家田村民组搬迁出来的蒋先成说。象蒋先成这样居住在杉木河源头的九龙山下农民,有30余户,因居住环境闭塞、生存条件艰困,长期过自足自给的贫困生活,他们的收入主要以伐木为生,给景区生态保护带来很大的破坏。为了解决这些农民的脱贫致富和景区生态保护的矛盾问题,施秉县积极筹集资金,采取易地移民搬迁的形式,把他们搬出了景区,并对他们的耕地全部进行了退耕还林,这样既减轻对景区生态环境的压力,又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自2002年以来,施秉县共从景区中搬迁出190户农民,实施退耕还林300余亩。
做好“调”文章:解决农民增收与生态保护矛盾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让施秉人民尝到了走生态产业化的甜头。以种烟、种药和畜牧业养殖为主的农业生态产业,已成为推动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位于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佛顶山和杉木河源头的马溪乡,过去是施秉县的一个典型的林业乡镇,老百姓的收入主要来源 “木头经济”,随着天然林的禁伐和杉木河景区的森林保护力度加大,农民增收与生态保护的矛盾突出,施秉县按照“两种一养”(烟叶、中药材种植业和畜牧养殖业)的发展思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引导马溪乡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如今马溪乡农民放下斧子,当上了“猪倌”、“羊倌”,许多农民发了“猪财、羊财”,走上致富道路。马溪乡也成为施秉县的重点畜牧业乡镇。发展中药材种植业是施秉县走生态化产业发展道路,解决农民增收与生态保护矛盾的有效途径。为此,施秉县结合生态建设大力推行以太子参、何首乌、头花蓼为主要产品中药材种植。2007年,施秉县中药材种植面达到了4.5万亩,药农收入达到了4700万元以上。
做好“扶”文章:解决民众生计与可持续发展矛盾
为了解决景区内民众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施秉县采取资金补贴和扶持农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式,引导景区内农民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007年,施秉县对上舞阳湖景区和高碑湖景区的180余户库区移民进行补贴,并积极争取资金、项目改善他们的人居生产、生活环境。
位于杉木河畔的白塘村,在县委、县政府的扶持下,对进寨道路进行了硬化,帮助村民改厕改厨,村容寨貌得到较改善。县里还帮助农民开办“农家乐”接待、旅游商品经营、漂流护航等,让他们放柴刀,从事服务业,走了小康致富道路。2008年全村从事旅游接待的人家,年收入最高的达到5万元左右,最低的也在7、8千元左右。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3100余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