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视频-图片-专题-人才-求职-招聘-房产-本地通-购物-旅游-景点-百姓呼声-消费指南-黔港推荐专题-互动圈圈

古老神秘的村落——太平洞

 

    古老、美丽、神奇的太平洞苗寨深藏于黄平县城东南面,黄谷公路20公里处的飞云大峡谷边,系谷陇镇山坪村辖,距谷陇镇13公里,是湘黔铁路谷陇火车站到飞云大峡谷景点,洞中漂流绝景野洞河景点的必经之路。古往今来,由于交通不便,道路崎岖,信息闭塞,成就了这里特有的风土人情,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保持了他们固有的纯正民间习俗、生活方式。无论婚丧嫁娶还是迎来送往等都保存了完好的历史习俗,再加上自然生态的完好和历史人文的奇特,这个仅有82户,300多人的苗寨却隐藏着许多历史文化、自然生态、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的多元复合型文化。

    太平洞(苗语Nongs  Vongx  Khgngd  Jak),由黄飘乡属的鸡冠坡向东南延伸,由高向低以雄伟的山势不断向前延伸而下,当山势快发展到山脚时,突然断壁不前,壁岩高出地面100余公尺,截然屹立,气势磅薄,高不可攀,望而生畏。壁面略具凸状,宽约60公尺。壁中有干洞、水洞、陷洞、哨口、各具其门,葫形、青蛙嘴、涵洞等各具奇态,洞距各异,干洞至水洞总距约40公尺,分别在不同的等高线上并列。岩壁面乔木,灌木相间,壁下茂林修竹。以前,要从正面进洞,必须从右边两岩柱中搭梯而上,上到两石柱顶以后,还要沿着在岩壁上开凿约20公尺的小路,往左走这段危险的壁路,就可进入太平洞。现在,为方便文人墨客和游客进洞寻古探秘观赏,以及民族工作者进洞参观考察,太平洞村民们集资购买了4根24米长的钢丝绳搭建了29级云梯从壁脚直进洞中。太平洞之干洞长102米,高15米,现洞内咸同苗族义军抗击清军时遗留的谷壳、石磨、石礁、刀具等物尚存。水洞分两层,上层为干洞,下层为水洞,一年四季秀水长流,洞中有洞多处出气孔,洞中钟乳石垂珠欲滴,形态万千,变化无穷。洞外古树葱茏,流泉飞瀑,美不胜收。壁顶为望乡台,站在望乡台上视野豁然开阔,数十里以外的村落尽收眼底,岩壁左边土岭伸出,环绕太平洞半圈,洞口正面约100多公尺处,土包隆起,高出地面约30多公尺,与太平洞遥相对峙,但没有太平洞高。清同治九年(1870),清川军就在此安设炮台,向洞中的三千多苗族义军猛攻猛打,由于岩壁坚固,经过清川军长时间的不断炮轰,枪击,洞口岩壁仍然完好无损,反而不时地被苗族起义军从洞中发炮射击打中,打死打伤川军不少,由于清川军久攻不下,无法可施,清川军就改用火攻,在洞口底下垒堆大量柴草,拌以硫磺和辣椒放火猛烧,想熏死洞中的苗族起义军。但因岩壁过高,洞口有流水飞瀑,火势攻不进去,烟子又被义军用衣服、簸箕等物扇出。部分义军又用擂石击垮燃烧的柴草,这样,任凭清川军怎么烧,洞中苗族义军安然无事。最后,清川军和帝国主义顾问麦士尼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采取挺而走险,选一精锐川军集体从望乡台上系绳吊岩而下,企图借此可以进洞与苗族起义军撕杀,但当川军吊下快到洞口时,均被苗族义军用长把刀割断绳子,兼用排枪打,炮轰,这样,打死轰死川军不少,被割断绳子的川军从半岩摔下的个个都被摔得粉身碎骨。

    各种办法都使用了,无一奏效,也收不到一点好效果。清军处于欲战不成,欲攻无方,实在是找不到个好办法来,最后清川军头目们只有采取虚报战绩,以假当真上奏清廷,说:“反苗”除一对夫妇和少部份义军逃脱外余已杀绝。清廷统治者根据虚报上奏材料,下达了停战令,并表扬了一通了事。于是英勇善战的苗族起义军昂然出洞,宣布太平,战争遂告终结,而太平洞之名亦自此得。

    太平洞苗寨居于太平洞洞口,全寨82户依山而建,均为三间木瓦栏干式民居建筑,其建筑风格是苗文化的产物,极其美观。

    太平洞苗家民风淳朴浓郁,重礼尚义,团结和睦,迎宾待客热情豪爽。客人进家,不管原先认识与否,都视为“客走旺家门 ”,必用家中最好的物品热情款待,有流传于民间的“日里待客不穷”等俗语,极形象地反映了苗族人民好客的高贵品质。如果家中操办喜事,待客礼仪更重,每逢修造房屋,婚丧喜庆,不管来宾认识与否,主家均盛宴款待。尤其是迎亲嫁娶,仪式更是隆重,从“讲口信”、“挂信伞”、“看屋门”、“过财礼”到择日嫁娶,礼仪十分讲究,新娘进屋后,还有“杀鸡祭祀”、“看新娘”、“挑喜水”、“串家门”等礼仪。至于在嫁娶喜宴过程中的“打花脸”、“喝拦路酒”、“唱拦门酒”、“踩脚舞”、“板凳舞”、“骑马舞”等,都是远古承传下来的为喜事增添浓郁气氛的习俗。谷陇镇内苗族人民有崇敬母舅的传统习俗,沿袭“天上雷公大,地下母舅亲”的古训,凡母舅到家,下辈乃至平辈都毕恭毕敬,待为上宾。操办酒宴之时倘如母舅未到,则不能开席宴客;只有得知母舅因路远耽误时辰或有重大事务缠身不能前来的确切信息,才能让其他客人开席,而堂屋中央的酒桌,只有母舅才有资格上座。这些尚有深深母系氏族烙印的习俗至今还在太平洞苗寨保留着,成为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景观。另外,在生产、生活中,还有不少习俗,如上山打猎,猎物见者有份,不偏不奇,共同分享所得。某人在山上砍了一堆些禾 ,一时不能搬回家,只要用芭茅草打个结作为此物有主的标记放在上面,旁人就不会拿走。寨子设有“老人会”,负责帮助丧家料理丧事,而且务必尽心尽力,大家共同分担扰愁和困难,这些淳朴的民风民俗不仅维系了太平洞苗寨人民和谐共处的人世间的美德,而且能让外来的游客在这里体验到母系氏族公社的高尚品德。
太平洞苗寨民族节日众多,有春节、二月二、三月三、端午节、吃卯、罩鱼节、重阳节等。每逢节日,亲友互访团拜,家家户户酒肉飘香,一派欢乐喜庆景象。

    太平洞苗寨的寨老们,以称土择地,选择风景优美的寨对面的一个小丘为游方坡,是不同宗异姓小伙子到这里与姑娘游方,通过对歌求觅意中情侣的活动场所。

    太平洞苗族妇女服饰分为盛装和便装两种,衣服为右衽无领大襟衣,便装朴素无华,是劳动时着装的,而盛装则十分讲究是姑娘少妇的礼服。未婚女子戴挑花园顶帽;已婚妇女逐渐由戴帽改为包头帕,生男育女后,则全改为包头帕。衣著一般为青紫色染就,衣襟至衣脚、襟边、袖子用黄、紫、红等色挑花镶其上,使得颜色对比强烈,鲜艳醒目。一般在走亲戚、节日集会、嫁娶喜庆、赴宴时,姑娘少妇均着盛装,头带银帽,颈佩银项圈、银压领,胸前挂银锁,耳上吊金、银耳环,手上戴两对或三对银手镯,腰上系绣花腰带或银腰带,足上穿绣花布鞋,现多穿皮鞋。盛装妇女行走时银饰叮当,在阳光照耀下耀眼眩目,婀娜多姿。

    太平洞民间工艺精湛,有挑花刺绣、织锦、银饰等,花色多种,图案新奇,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姑娘们编制的细草鞋、菱角包,是送给情侣的礼品。旧时服装用布为自种棉花自纺自织,厚实耐用,现为购买国家工厂成品。男人编制的各种竹具、泥哨极为美观,倍受旅客青睐。

    太平洞于1982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开辟为旅游景点。

    太平洞的苗族人民勤劳勇敢,热情好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旧的习俗不断得到改变,新的风尚已形成。广大群众开展科学种田奔小康,家家点上了电灯,户户饮用自来水,不少人家购置了彩电等家用电器。太平洞交通方便,到太平洞苗寨作客,可以考察深厚的历史文化,完好的生态环境,领悟浓郁的民族习俗风情,使人留连往返。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我要评论】 【我要订阅】 【我要投稿】 【我要纠错】 【字体: 】 责任编辑:穆文碧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
网友评论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分类信息
新闻图片推荐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