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视频-图片-专题-人才-求职-招聘-房产-本地通-购物-旅游-景点-百姓呼声-消费指南-黔港推荐专题-互动圈圈

黔东南州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一、我州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流通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行业。根据国家统计局2004报颁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将文化及相关产业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结合贵州省的实际情况,贵州的文化产业涉及制造业(C);批发和零售业(H);租赁和商务服务业(L);文化和娱乐业(R)等行业大类。具体包括新闻出版业,文化艺术业,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文化用品印刷、记录媒介复制业,文化产品制造业,文化用品批发零售业,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文化和娱乐服务业等行业。

    从2006年底起,州成立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把发展文化产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文化产业作为带动经济发展来加以布局。根据省的统一安排和要求,我州连续开展了两年文化产业统计,涉及文化、广电、体育、工信委、林业、民政、档案、工商、旅游、住建等10个部门。2009年全州有各类文化产业单位677个,从业人员10938人;文化产业个体工商户2172户,从业人员26450人,全州2009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完成5.96亿,占生产总值比重为2.2%左右;2010年黔东南州共有各类文化产业单位3326个,其中企业单位304个,个体经营户2629户,民间非营利组织服务业单位58个。全部从业人数18441人,其中企业单位6382人,个体经营户7730人,民间非营利组织服务业单位432人。2010年全州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65083万元,文化产业增加值比2009年增长34.08%,占全州生产总值比重为2.44%,比去年增加了0.24个百分点,连续两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位于第三位。

    二、我州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

    我州文化产业以民族文化产业为突出特点,近年来,呈现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主要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

    1、银饰、刺绣等传统工艺产业加快发展。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黎平肇兴侗寨、台江县施洞镇、凯里市城区金井金泉湖片区、州土产公司片区、三棵树镇等地,集聚了一大批农民和城镇居民从事民族工艺产业,成为国内外行业内著名生产批发交易市场,有的工艺品远销世界各地。据初步统计,全州民族民间文化工艺品目前已发展到100多个种类,上1000个花色品种;直接催生了100余家民族民间文化工艺品生产企业,解决了2.5万当地人就业,苗乡侗寨许多农民通过从事传统手工艺生产走上致富之路。

    2、民族民间节庆会展产业效益初显。近年来,全州民族节庆文化得到了较快发展,打造的原生态民族文化艺术节、苗年节、姊妹节、鼓楼节、侗族大歌节、龙舟节等民族民间节庆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观光体验,活跃了当地商业活动,直接拉动内需,促进文化消费。据不完全统计,民间节庆和会展收入占黔东南旅游收入的20%,民族节庆文化经济已成为我州文化产业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3、民族歌舞演艺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西江、朗德、南花等重要旅游景区景点的民族歌舞演艺收益连年增加,黎平、榕江、黄平等10多个县市20多支团队,1000余人长期在外演出创收,有的还走出国门传播中华文化,积极参予国际分配。

    4、斗牛、斗鸡、斗鸟等传统娱乐活动产业化发展前景可观。我州的斗牛、斗鸡、斗鸟等民族传统娱乐活动,不仅特色鲜明,而且深受苗乡侗寨广大群众喜爱,用产业化方式发展黔东南传统文体娱乐活动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目前,我州有经营性专业斗牛场地7个、斗牛牛源近1万头,专业从事斗牛养殖和斗牛比赛竞技人员2万余人;有斗画眉等专业斗鸟场地6个,从事养鸟和斗鸟的专业人员2万余人,有专业斗鸡场馆4个,从事饲养斗鸡的专业人员5千余人;有注册资本金为3亿元的凯里东方斗牛城投资建设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从事民族文化体育竞技娱乐产业。

    5、民族特色饮食、民族医药、民族建筑正朝着产业化方向发展。凯里市亮花寨酸汤文化有限公司、凯里市侗家寨饮食文化有限公司等企业,面向市场开发了苗族酸汤系列食品、侗家腌制食品,提高了我州民族饮食文化市场占有率,形成了“凯里酸汤鱼”、“侗家食府”等系列著名的饮食文化品牌。同时积极挖掘开发苗医侗药文化产业,形成了“瑶浴”、“骨伤”等黔东南地方医药品牌,产生了一批地方民族医药企业(医院)。目前我州有10余家民族建筑文化的企业和2000余名民族建筑工匠从事民族特色建筑。

    6、报纸电视媒体广告等现代文化产业加快发展。黔东南电视台、黔东南日报社两家主流媒体广告、发行、电视收看订购等综合收入均已分别超1500万元。全州的歌舞厅、网吧、印刷等文化经营户已发展到2000多家。涌现了黔东南信息港等一批民营传播文化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日益增大。移动电信部门的短信互动等增值性文化产业业务迅猛发展,广播电视移动通信“三网合一”势头明显,移动多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正在加快催生,将对我州文化产业结构和业态产生深刻的影响。

    三、我州文化产业发展的举措

    1、较早的出台了推进文化旅游发展的政策意见。文化旅游是我州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主体,自2000年起,州委、州人民政府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建设旅游大州的决定》(州党发[2000]7号)和《关于加快我州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州党发[2001]7号)、《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黔东南府发[2003]19号)、《关于加快旅游大州建设的意见》(黔东南党发[2005]16号)等系列文件,把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尤其是2005年以来,我州作出了“四圈一区”的发展战略布局,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作了具体的空间发展布局。

    2、州委州政府重视全州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推进。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除明确州旅游局、州文化体育局等职能部门明确推动发展文化旅游外,州委、州政府还先后成立了黔东南州旅游改革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黔东南州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现合并为黔东南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推动实施。二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成立黔东南歌舞团有限公司、黔东南万象传媒有限公司、黔东南虎翼传媒有限公司等一批国有文化企业,扶持太阳鼓苗侗刺绣公司、仰阿莎银饰公司等一批民营企业,积极培育合格文化市场主体。三是申报侗族大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出台实施《黔东南州民族村寨保护条例》、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度、开展民族文化“四进活动”等,积极保护多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文化产业发展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四是积极参与《贵州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贵广快速铁路、厦蓉高速公路沿线文物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编制,编制了《黔东南州“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黔东南州被列为贵州省文化产业优先发展地区,有“中国凯里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园”和“贵州省少数民族工艺品批发交易城”,分别被列为贵州省“十二五”规划实施“十大文化产业园”、“十大文化产业基地”之一。

    目前,我州提出的文化产业布局是:把凯里(麻江)城市经济圈建设成为以苗侗文化为特色,以会展为重点,集创意设计、演艺娱乐、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数字内容、旅游服务等产业于一体的聚合功能明显、辐射带动力大的文化产业核心区;建设以雷公山(雷山、台江、丹寨)为中心的原生态苗族文化产业集聚圈;建设以黎从榕为中心的原生态侗族文化产业集聚圈;建设以镇远(黄平、施秉、岑巩)为中心的氵舞阳河山水风光和历史文化文化产业聚集圈。同时,建设锦屏隆里古城文化产业园、天柱三门塘宗祠文化产业园、三穗灵山佛教文化产业园、剑河温泉文化产业园,形成各具特色文化区域联动发展、与周边地区优势互补、重点融入珠三角区域的特色文化产业格局。提出的重点建设项目是:集中力量建设省“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中国(凯里)民族文化产业园和贵州(凯里)民族民间工艺品交易基地省级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凯里东方斗牛城、凯里经济开发区少数民族动漫创作生产基地、施洞中国苗族银饰刺绣生产研发基地、黎平大型侗族大歌实景演出等州级重点民族文化项目。加快发展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产业,着力推动镇远旧州文化产业园、香炉山佛教文化园区、夏同龢状元文化园、清水江木商文化产业带和黎平翘街红色文化产业园等项目开发。

    3、积极开展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 2007年,与华侨城集团签订文化产业帮扶合作战略伙伴协议,2009年,与宁波市签订帮扶合作协议中有三项涉及文化产业发展内容。2011年以来,加大了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力度,3月21日,州文产办赴北京组织举办黔东南州文化产业招商引资洽谈会,前来座谈客商60余家,意向签约19宗,涉及资金34亿元。5月16日,州文产办在深圳组织举办黔东南州文化产业招商引资洽谈会。全州16个县市都派员参加,人数81人。前来座谈客商45家,意向签约9宗,资金9亿元,签约17个项目,签约资金65亿,签约项目和资金是贵州省各地州市之最。近一年来,我州文化产业招商引资签订项目引人瞩目,尤其是州政府、凯里市、凯里经济开发区共同与北京品天投资公司签订以建设凯里东方斗牛城为主体的项目、凯里政府与辽宁夏岩集团签订中国苗侗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从江县与湖南商会签订洛贯天下最大侗寨等项目,协议资金均达100亿元,文化产业招商引资成为全州的一个亮点和热点。

    4、初步建立了发展文化产业的工作机制。州文产办、州旅游局、州文体局、州广电局等部门开展了文化产业统计、文化产业项目规划及编制、省级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申报等一系列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相关工作。

    四、存在的问题和下步工作任务及目标对策建议

    (一)、我州发展文化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市场发育水平低。各级对发展文化产业的市场观念尚未形成,市场运作的产业链条脱节,策划、生产、促销、销售、回报等市场经营环节分离,经济的欠发达使得文化产业缺少必要的区域性支撑,使得黔东南的文化产业必须依靠旅游业的带动。二是经营型人才欠缺。如编剧、导演、明星、经纪人才等的欠缺,使得作为创意产业的文化产业失去了增值和扩张的充分条件。三是文化产业土地优惠用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落实不够好。国土、规划等有关部门存在对文化产业用地性质明确、规划布局不到位等现象,中央和省对发展文化产业的扶持政策门坎较高,工商、税务、金融等优惠政策难以惠及到地州市、县一级。四是文化产业研究不足及理论贫困。这是黔东南文化产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如何处理好文化资源的经济性与民族性的关系问题、处理好文化的事业性与经营性之问题、处理好保存保护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处理好乡村利用与城市利用的不同形式的关系问题、处理好本土资源的原生地与产品开发的问题等,如何对文化资源利用方式智慧把握,是黔东南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第一挑战。黔东南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第二大挑战,是资源竞争的挑战。文化资源是公共资源,我们不可能进行垄断经营。其它地区不仅可能利用自身的资源越过我们,而且可能使用我们的资源来击破我们,如民间艺术、工艺的商业化,己经初见端倪。资源作为文化产业的开发者谁都可以拿来使用,并不是黔东南的独特优势。恰恰相反,由于黔东南文化产业经济型人才的缺乏,使得黔东南的文化资源的利用并未给黔东南带来多少实际效益。

    (二)、关于下一步工作任务:根据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精神,根据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我们认为:黔东南是贵州省文化资源最丰富最完整的地区之一,最有条件率先在全省实现文化的历史性跨越,最有条件在少数民族地区率先探索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有条件运用沿海发达地区改革开放的条件和成果,探索出一条中国西部少数民族通过发展文化脱贫致富奔小康路子。因此,在“十二五“期间,对照《中共贵州省委关于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建议采取以下具体对策措施,加快发展我州文化产业。

    1、按《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文化产业规划》实施省提出的黔东南苗族侗族文化产业聚集区项目;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州GDP5%以上。

    2、由凯里市、雷山县、麻江县联合实施省“十大文化产业园区”之一的中国凯里民族文化产业园项目,并建设成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3、由凯里市、州商务局实施省“十大文化产业基地”之一的贵州凯里少数民族工艺品批发交易基地;承办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重要项目,并建设成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4、由州文体局、凯里市、凯里经济开发区实施“凯里东方斗牛城”州级重点文化产业工程,并建设成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5、由州文体局、凯里市政府牵头实施黔东南州文化综合中心州级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并建设成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6、由州文体局、凯里经济开发区牵头实施“中国少数民族动漫创作生产黔东南基地”项目,并建设成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7、支持相关县市建设以雷公山(雷山、台江、丹寨)为中心的原生态苗族文化产业集聚圈;以黎从榕为中心的原生态侗族文化产业集聚圈;以镇远(黄平、施秉、岑巩)为中心的氵舞阳河山水风光和历史文化文化产业聚集圈。同时,支持锦屏隆里古城文化产业园、天柱三门塘宗祠和奇石文化产业园、三穗灵山佛教文化产业园、剑河温泉文化产业园、夏同龢状元文化园和以黎平会议会址为重点的红色文化产业带建设,并力争成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8、由州中小企业办、州文产办牵头组建黔东南州文化产业协会。

    9、由州质监局、州民委、州文产办牵头制定黔东南州银饰刺绣民族工艺品质量标准。

    10、与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中国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卡通委员会、亚太动漫协会等分别举办中国民族电影节、中国少数民族工艺品论坛、中国少数民族动漫创作论坛等大型文化会展赛事活动,促进黔东南文化产业结构调整。

    同时,我州要把深度实施黔东南文化与旅游等部门融合发展,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突破点和抓手:一是文化与州旅游融合发展工程。推动实施黔东南州旅游综合体州级重点建设项目。推动各县市实施凯里香炉山蚩尤文化园开发项目、凯里大型原生态民族歌舞演艺中心建设项目、麻江下司民族民间文化体育竞技中心建设项目、夏同龢状元文化景区旅游开发、丹寨县石桥古法造纸文化景区开发建设项目、黄平飞云崖景区旅游文化综合开发、黄平县旧州历史文化名镇综合保护与开发、岑巩县思州古城文化旅游园区建设项目、三穗寨头民族文化旅游村建设项目、天柱县三门塘“北侗宗祠文化展示馆”项目、从江小黄侗族文化产业园综合开发项目、榕江县三宝侗寨文化旅游产业园建设项目、雷山西江旅游文化产业园建设项目、台江县施洞民族文化产业园建设项目、剑河温泉新区文化产业园开发项目等文化与旅游深度结合的工程。二是继续实施城镇建设“穿衣戴帽”融合发展工程。按《黔东南州民族村寨保护条例》加强重点旅游村寨的规划建设,在重点旅游县城规划建设一批民族文化广场和大街;开展民族文化城镇风貌建设评比活动。三是继续实施文化与餐饮食宿融合发展工程。在重点民族旅游村寨规范认证一批民族风情旅游接待食宿点,制定确立“酸汤鱼”、“侗家菜”等民族饮食以及演艺、工艺品销售方式及标准质量。四是积极推动文化与农业生态融合发展工程。在重点景区景点沿线农村规划确定一批传统作物种植和现代花卉景观种植以及特色果蔬种植。五是积极推动文化与资本融合发展工程。由州文产办、州金融办、州国资委牵头组建设黔东南州文化产业投资公司;由州金融办、州中小企业办、州文产办牵头组建黔东南州文化产业担保公司;推动镇远古城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公司等文化企业上市融资经营;推动建立黔东南州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六是积极实施文化与现代体育、现代养生融合发展工程。实施环雷公山地区户外运动、汽车拉力、养生休闲产权公寓(别墅)等康体娱乐项目。实施苗医侗药特色文化养生医疗项目。实施斗牛场、斗鸟场、鼓楼、花桥等民族竞技项目与现代体育相结合。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我要评论】 【我要订阅】 【我要投稿】 【我要纠错】 【字体: 】 责任编辑:穆文碧

更多关于 的新闻

黔东南州文化“走出去”情况汇报
黔东南经济社会
黔东南民族风情
黔东南资源优势
黔东南自然条件
黔东南区域概况
喜迎中共黔东南州委八届十一次全会召开
黔东南“文化惠民”“旅游活州”撑起一片天
黔东南州蓝莓育苗招标公告
4亿奖池给力 我州彩民摘得26万多元的二等奖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
网友评论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分类信息
新闻图片推荐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