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视频-图片-专题-人才-求职-招聘-房产-本地通-购物-旅游-景点-百姓呼声-消费指南-黔东南手机报-互动圈圈

高校教师教育评价制度能否“刚柔并济”

  •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投稿QQ:449315
  • 时间:2010-1-12 9:30:38 来源:红网
  • 手机访问 WAP网址 http://wap.qdn.cn

 

    日前,井冈山大学对两名在国际学术期刊《晶体学报》学术造假的教师开除公职、开除党籍了事。但是,这一事件并未因为学校快速坚决、果断严厉的处理而结束,造假的井冈山大学教师钟华和刘涛也不会是科研论文造假的终结者。为何高校学术不端行为为何屡禁不止呢?深究其根源,难道仅仅是大学教师追求名利结局吗?
  
  

    大学本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家园,是创造的源泉和思想的家园。教学和科研是大学教育的两架马车,作为衔接二者的主体教师在其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他们理应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领航人,科技创新的开拓者,社会文明发展的领航者。然而事实上,近些年频频出现的“重科研轻”的学风和愈演愈烈的“粗制滥造、泡沫学术、假冒伪劣、抄袭剽窃”等严重的学术失范现象表明部分教师已经丧失育人的职能,部分大学已经远离教育的本质。
  
  

    据长江日报报道,我国买卖论文已经形成产业,2009年规模达10亿元。在2007年的样本数据中,72%的论文是全文抄袭,24%的论文为部分抄袭,只有4%的论文不存在抄袭。买卖论文产业规模的扩大,论文抄袭的风靡,足见我国科研论文创新值之低,某种程度上展示了我国大学教育发展现状。
  
  

    如今,一些高校将论文数量与职称评定、科研经费、职务晋升等挂钩,这种刚性规定导致了大学教师大量的发表论文需求,以至于部分教师闭门造车或者随便“拼凑剪贴”。勿容置疑,此种硬性教师教育评价制度使高校偏离了“教书育人”这一基本要求,这种做法已经触犯了教师为人师表的道德底线,这种做法亟待修正。在笔者看来,当今日趋僵化的高校教师评价制度才是其根源所在。由于高校教师教育评价制度的“刚性”要求,拿课题,发表论文数就成为教师评价的一个重要的指标,这就迫使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不择手段的上演了一幕幕学术欺诈的丑剧。
  
  

    被誉为“现代大学之母”的洪堡大学认为大学兼有双重任务,一是对科学的探求,一是个性与道德的修养。大学从事科学的目的则在于促进学生乃至民族精神和道德修养,其最终的目的是想通过科学研究功能来挖掘人性中的优良品质,从而实现民族、人类的进步。在当下,大学教师科研应旨在提升教师的知识素养,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服务于社会发展。在笔者看来,教师理应把教学与科研、教书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让科研价值回归教育育人的本位。殊不知,教书育人才是教师的职责所在,学生是否受益才是高校教师评价制度的核心所在。只有科研的“刚性”要求和育人的“软性”要求结合起来,即二者“刚柔并济”,才能为学生的成长和教育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假若纵容此类抄袭、作假事件的发生,不遏制“重科研轻”的学风,不改变现在高校教师教育评价制度的积弊,可以想象的是将会有更多的后继者走上论文抄袭的不归路,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就不能谋生创业、承担起改革社会的重担,这样大学教育就丧失了它最后的存在的价值。

 

(周显宝)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我要评论】 【我要订阅】 【我要投稿】 【我要纠错】 【字体: 】 责任编辑:廖强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
网友评论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分类信息
新闻图片推荐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