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视频-图片-专题-人才-求职-招聘-房产-本地通-购物-旅游-景点-百姓呼声-消费指南-黔港推荐专题-互动圈圈

再没有比工资更重要的问题了

  •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投稿QQ:449315
  • 时间:2010-6-11 9:03:58 来源:红网

 

    不久前,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总书记的话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广大劳动群众更是热切期盼。

 

    无庸置疑,我国普通劳动者劳动报酬偏低,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国普通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22年间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是资本报酬占GDP的比重上升了20个百分点;二是政府收入比重持续增加,1999年全国财政收入刚突破1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仅为13%,但到10年后的2009年,全国财政收入己接近7万亿元,增长了6倍,占GDP的比重也已超过20%。在GDP这个“大蛋糕”确定不变的情况下,资本、政府拿走得太多,势必意味着劳动者所能拿到、分享的将更少、更微薄。普通劳动者参与分配的地位正在日趋边缘化,变得愈来愈无足轻重、不值钱。全国总工会近期一项调查显示,23.4%的职工5年未增加工资;75.2%的职工认为当前社会收入不公平,61%的职工认为普通劳动者收入偏低是最大的不公平。日前被调查职工月均工资2152元,其中低于此标准的占67.2%;低于标准50%、每月只拿1000元左右的占17.3%;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每月只拿几百元的占4.8%。低收入的主要集中在一线和农民工群体。目前,我国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在3.3倍左右,行业间差距最高达到15倍之多,10%的最高收入户与10%最低收入户人均差距20多倍,少数金融国企高管的年薪水平是社会平均工资的100多倍。据统计,2005年电力、电信、石油、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行业共有职工833万人,不到全国职工人数的8%,但工资和工资外收入总额却相当于当年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55%。一个平均工资概念,给广大普通劳动者吃了个“画饼”。

 

    亚当•斯密《国富论》中说:“一国国民每年的劳动,本来就是供给他们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一个劳动者的工资,要用来养家糊口,广大普通劳动者拿着低微的工资,我们千万不要低估了民生之艰辛。且不说劳动群众的体面劳动应首先体面在工资上,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工资水平直接关系到普通劳动者的生存状况,关乎到他们的生活尊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税收和财政双增长,却未曾有效发挥“二次分配”的平衡作用,社会公共性支出偏重建设投入,忽略劳动群众生活减负。今天城市越来越漂亮,老百姓的日子未必越来越体面。面对物价飞涨,老百姓的荷包难免底气不足;上学难、买房难、看病难的“新三座大山”压得老百姓难以喘气,广大普通劳动者的生活水平下降了。现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贫富差距最悬殊的国家之一,我国基尼系数自1984年突破国际警戒线达到0.434后,收入分配差距仍有扩大之势。这是一个多么危险的信号,我们为此已经并将继续发生一系列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谐。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努力使全体公民“劳有所得”、“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任务。国家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搞好二次分配,将更多的国家税收转移支付给普通劳动者。但假如我们对工资增长不做出制度性安排,不建立起全体劳动者收入随GDP增加、物价上涨等而增长的正常机制,包括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实现同工同酬制度等,不从制度性解决财富分配的两极分化,我们依然是只说不做,或者是说的多做的少,实现普通劳动者增加收入,则极有可能仍然是无法企及的“美好理想”而己。日本在上个世纪60年代曾制定国民收入10年倍增计划,由政府采取强制措施,制定政策提高农民和劳动者的收入。此举成为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空前举措,其理由是生产出来的商品,只有被消费,才能实现其商品的职能,才能不滞销,才能继续生产而实现经济增长。上世纪初,美国汽车大王福特对工资问题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再没有比工资更重要的问题了,因为这个国家的大多数人都是靠工资生活的,他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决定着这个国家的繁荣。”当时,美国福特公司以每天5美元的日薪招聘工人,成为当时轰动美国的大事,因为那时美国工人的平均日薪也就2美元。不少人认为福特会因过高工资的拖累而倒闭破产,而福特却蒸蒸日上。福特“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经济目光,高工资成了他事业腾飞的“助力火箭”,让他成为享誉全球的汽车大王。原因很筒单,高工资极大调动了工人的积极性,使他们安心工作,由此多创造的效益比福特付给他们的高工资多得多。日本的空前举措,尚是上世纪60年代的行动;汽车大王福特的理念和做法,尚是100年前的举动。这些值得我们思考借鉴。

 

(邵源)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我要评论】 【我要订阅】 【我要投稿】 【我要纠错】 【字体: 】 责任编辑:廖强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
网友评论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分类信息
新闻图片推荐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