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视频-图片-专题-人才-求职-招聘-房产-本地通-购物-旅游-景点-百姓呼声-消费指南-黔港推荐专题-互动圈圈

政府建“别墅保障房”得不偿失

 

    杭州市政府日前宣布,未来3年将供地1500亩,用于建设人才专项用房150万平方米。今年开工的50万平方米人才房,占用了一半的经适房指标。目前,在西溪湿地建起的类属保障房体系的别墅,已有杨澜、余华、赖声川、朱德庸等数十位文化界名流入住。(12月7日新华网)

 

    东方网评论  谁也不能说这些入住者不是人才,但这些房屋既然属于保障房体系,带有浓厚的社会福利性质,其照顾、分配的主体,理应是最需要、且买不起基本生活用房的困难户,尤其当地困难户,而非这些普遍有购房实力、许多原本就有住房,甚至很少住在杭州的官员、名流、高管。

 

    更发人深思的是,近年来许多城市在保障房体系内,推出五花八门的“专项用房”类型,如“人才房”、“特殊贡献房”、“劳模房”、“经适房”……但不管名目如何变化,最终占到蛋糕大头的,往往是同样的一类人,即官员、名流、高管、公务员等收入并不算低,供房压力也不算大的一群人,正所谓哪怕千变万化,通吃的却永远是赢家。

 

    这种赢家通吃的局面究竟何以出现?

 

    首先,由于城市间竞争激烈,人才竞争尤其呈现白热化,一些城市的政府为了种下招引“凤凰”的“梧桐树”,竞相采取各种“超国民待遇”吸引人才,“物以稀为贵”,既然房子是当前对个人和家庭最稀缺的资源和最沉重的负担,那么自然要有的放矢,增大对人才的吸引力。至于某些明星、名人只是蜻蜓点水,挂个号,领套房,平常难得在当地露面,那也无妨——当地想借的本来就是名人的“名”而不是“人”字么。

 

    其次,尽管“特殊保障房”的名目繁多,规定也不能说不严格缜密,但解释权却掌握在少数部门和人物手中,这就造成了只要认为需要,说你是人才你就是人才,说你困难你就困难的滑稽现象。

 

    赢家通吃固然吸引了一些人才,但总的来说得不偿失。

 

    并非只有外来和尚会念经,《韩非子》中有段话叫“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特殊人才也都是从寻常巷陌、市井杂流中成长、涌现,为吸引“成名英雄”不惜血本,却对身边的缺房户漠然视之,不仅可能耽误土生人才的成长,也会令有见识的外来人才寒心;其次,这种特殊对待一旦曝光,会令住进这些特殊保障房的人才感到尴尬——尽管他们其实也是根据规则入住。更重要的是,这种赢家通吃的做法损害了社会公平。保障房属于社会福利体系,理应体现“抽肥补瘦”的原则,结果却变成“抽瘦补肥”,群众意见大,社会反响强烈,自在情理中。

 

    这种现象的存在具有一定普遍性,有没有制约的办法?

 

    “特殊保障房”(其实也包括一般经适房)的分配之所以容易滋生不公平现象,重要原因在于分配权的过度集中、垄断,对症下药,最直接的解决方法,便是适当扩大保障房分配权的决定范围,让更多部门、尤其民代机构有更大发言权,毕竟保障房不是商品,而是公产、福利,是市民的财产,谁有权住进去,应该让更多“主人”有份说话。(陶短房)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我要评论】 【我要订阅】 【我要投稿】 【我要纠错】 【字体: 】 责任编辑:刘承宇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
网友评论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分类信息
新闻图片推荐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