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视频-图片-专题-人才-求职-招聘-房产-本地通-购物-旅游-景点-百姓呼声-消费指南-黔港推荐专题-互动圈圈

丙妹:西部一颗和谐文明的宝石(组图)

 

岜沙火枪手。 叶晨阳摄


 

岜沙一长者用镰刀在给一名火枪手剃头。 叶晨阳摄  


 

从江侗族鼓楼内富有侗族特色的木雕画“满载而归”和“河边漂布”。 秦 刚摄 


 

 我国目前最高的侗族鼓楼——从江鼓楼。 叶晨阳摄  


 
  上千人合唱的侗族大歌。 吴 明摄 


 
 
 

错落镶嵌在山岙里的侗族民居。 叶晨阳摄 


 
 

 在丙妹镇,无论是侗族还是苗族,村子里一户人家要建新房,亲戚朋友、左邻右舍都会不计任何报酬地过来帮忙,他们就是靠这种团结互助的精神来解决家庭劳动力不足问题。图为老或村侗族村民去挑瓦片,帮助其中一户人家建新房。 叶晨阳摄 
 

  在贵州省从江县丙妹镇短短4天时间,我们的视觉触及了太多以“贫困”两个字来概括的景象,但也收入了“璀璨”的一面。这里独特的民族文化、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和谐融洽的文明氛围,同样给予我们震撼和感染。从这一层面来看,我们又给予了丙妹镇另一个名称——西部一颗和谐文明的宝石。

 

  岜沙:游移于原始和现代之间的苗族部落

 

  我们此去是为温暖岜沙孩子而行,但事实上岜沙早已因它独特的旅游风貌享誉一方乃至全国。

 

  位于贵州省东南边境的岜沙是一个奇特的苗族村寨。在离从江县城7.5公里的月亮山上,我们走进了岜沙。村口标志点就在岜沙小学对面,一棵硕大的古树边立着一块木碑,上面刻着刚劲秀气的两个大字——岜沙。环顾四周,一个古远的原始部落景象映入你的眼帘——村民们不管男女都穿着土法染制的民族服装,以猪肝红、藏蓝色为主,亮亮的,像金属片一样地反着光。男人们梳着小辫,头绾发髻,腰间别着砍刀,手里捏着牛角,肩头挎着猎枪。据说,岜沙的男孩在7岁到15岁之间,必须举行一次剃洗礼,由族长用煮蛋水把镰刀磨利给男孩剃头,仅留着头顶部的头发绾髻,并终身保持这个发式,一旦发髻周围的头发长了,就要请族长把长出来的短发剃掉。2月28日下午,成人剃发的一幕刚好被我们看到。

 

  那天下午,我们随岜沙小学副校长龙克章来到岜沙村口,一群游客恰好出现在此处。几名岜沙男子肩扛猎枪在这片游客集聚地逡巡。游客们纷纷拥过去与火枪手们合影留念,或借用猎枪装模作样威武一番。

 

  “喂,快去看,那名火枪手要剃头了!”不知谁喊了一声,我们立刻把眼光投向了剃头者。

 

  或许有人会说,这剃头有啥好看的,从小到大还不看腻了。嘿,告诉你,岜沙男子剃头可不一样。怎么个不一样,且跟我一起去看一下。

 

  只见一名中年男子将头浸在一个铜制脸盆里洗了洗,把头发弄湿,然后在空地中间蹲下,头顶的发髻没有打开。这时,一位六七十岁的长者走到他身旁,手里拿着一把锋利的镰刀。他将中年男子的头往左边按了按,由发髻根部往外,从前额开始朝顺时针方向移动。长者剃头的刀法十分熟练,刀触发落,头皮即被刮得光光。十几分钟后,那名中年男子便回复到了他应该保持的发式。

 

  据当地人介绍,岜沙人崇尚太阳神和树神,每次集会踩芦笙,男女都要列队面向太阳升起的地方后退七步才吹响芦笙起舞;每逢过年过节,岜沙人都要祭古树,并实行树葬。所以,在岜沙,你看不到坟头墓碑,只有苍树满目。

 

  这就是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火枪手部落”和“苗族文化‘活化石’”的岜沙,它是我国至今为止保持原始古朴遗风最完整的苗寨。 

  古楼、大歌:侗族的艺术宝库

 

  在丙妹镇,侗族是第一大民族。与苗族多居于高山之中不同的是,侗族人多依水而居,具有更强的包容心和开放意识。侗族有两样值得他们骄傲的艺术,即独特的建筑手工艺术和目前已唱出国门、惊动世界乐坛的侗族大歌文化艺术。

 

  进入贵州省黔东南州区域,一路走来,大大小小的鼓楼会不时映入我们的眼帘。无知的我曾一度把它们称之为“塔”,后被丙妹人纠正,得知它叫“鼓楼”。丙妹人还告诉我们,我国目前最高的鼓楼就在从江。

 

  沿从江县城区北上至开发新区,都柳江与国道线间耀然耸立着一座直指云间的参天鼓楼。它就是我国迄今为止最高的侗族鼓楼——从江鼓楼。

 

  据说,这座以杉木为材料的木质鼓楼完全按照侗族传统工艺建造,占地470平方米,29层重檐,高达46.8米。如此精致又不失雄伟的建筑,竟没有用到一钉一铆,体现了侗族人民的巨大智慧。这座鼓楼于2005年11月28日建成并向游人开放。

 

  2月27日下午,去平毫小学采访时,路经这座鼓楼,我们不由驻足进去探视了一番。

 

  进入鼓楼,仰视楼顶,四根顶梁柱之粗壮之高大令人瞠目。每根一个半人才能合抱的巨木,根根直达顶部,足有三四十米高。但见鼓楼平面为八角形,双层宝顶,楼内四周雕梁画栋,图案精美。沿狭窄、曲折的楼梯缓缓而上,每一个转折点都能看到不同景观。楼内,梁柱交错;楼外,江水潺潺。层层叠叠行至顶部,一个圆柱形的大鼓横吊于面向都柳江的窗口。我们轻轻击打鼓面,低沉的鼓声漾出窗外,很快被空气吞没。

 

  据介绍,鼓楼是侗族独具风格的传统建筑,是侗族民众聚会议事、排解纠纷、接待宾客、娱乐休闲等重要场所,也是侗族村寨吉祥富有、团结兴旺的象征和标志。

 

  在我们还没动身去贵州之前,岜沙小学副校长龙克章就曾提到过侗族大歌。这次,我们行程匆匆,未能欣赏到侗族大歌,却也略闻其详之一二。

 

  侗族大歌是侗族地区民间歌队演唱的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音乐。据说,合唱时可以多达几千人。歌声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自然之音,主要内容为歌唱自然、劳动、爱情以及人间友谊,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之声。因此凡是有大歌流行的侗族村寨,很少出现打架骂人、偷盗等行为,人们甚至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如同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般。

 

  侗族大歌是我国目前保存的优秀古代艺术遗产之一,是最具特色的中国民间音乐艺术。侗族大歌也是国际民间音乐艺苑中不可多得的一颗璀璨明珠,已唱出国门,惊动世界乐坛。 

 

  从江丙妹:和谐、文明处处可见

 

  在从江,在丙妹,我们处处感受到这个多民族地区,有一种团结、和谐、亲善、文明的浓烈氛围。

 

  最先让我们吃惊的是发生在马路边的一幕。

 

  初到从江,为了找个吃饭的地方,我们一行东张西望,见马路对面有家小吃店,其中一位便径直朝目标走去。“喂,回来回来,请从斑马线过!”只见一名戴着红袖套、手拿喇叭的妇女招手叫住了我的同事。不过,这名“女红袖套”很温和,只是提醒了一下,未对我的同事作任何处罚。另一名行人可就有点“惨”了。那行人想去车站,直冲对面人行道而去,被一名戴红袖套的男士叫住。这名“男红袖套”带着那行人来到斑马线前让他走过去,见那行人快走到对面了,又把他叫了回来:“你从这儿来回走5遍。原本要罚5元的,一遍代替罚1元。”那行人羞得满脸通红,想必他再也不敢乱穿马路了。

 

  我们仔细观察,马路两边每隔几十米就有一个“红袖套”在巡视,他们是专门负责管理城区道路通行规范的。从江县城区很小,主街道只有一条,且连着国道,整条街没有一处红绿灯。当地行人横穿马路都很自觉地从斑马线通过,汽车临近斑马线,不管有没有行人通过,车速都会自觉放慢到20码以内。我们惊讶于这样的管理,赞赏于这样的文明。此后几天,我们也做着遵纪守规的行路人,横穿马路前必先寻找斑马线。

 

  苗寨侗乡的人们虽然生活比较清苦,但他们之间相处和睦,像个大家庭。

 

  “别看他们有刀有枪的,实际上岜沙人非常纯朴和善,这么多年来,邻里之间打架斗殴的事极少发生,恶性事件几乎没有。”岜沙小学副校长龙克章这样告诉我们。我们曾担心采访中不小心会说了犯忌的话,龙克章和丙妹镇有关人员都说,无论苗族人还是侗族人都很和善,没什么忌语。果然,采访中,他们除了好奇、胆怯,更多的是微笑与友善。

 

  邻里之间互相帮助,这在侗族居住区的老或村显得更为突出。3月1日,我们在老或村看到了一幅美丽如画的妇女劳动场景。一个个身着侗族服装的妇女,肩挑竹担,排成长龙,或沿田间小路款款移步,或跨溪中垒石婀娜前行,身影矫健,脚步轻盈。极目远眺,如诗如画!她们都是为自家的事儿忙活吗?不是,她们如此欢快地干着的全是别人家的事。

 

  原来,村里有户人家要建新房,除了备足材料,还得要有人来建房。他们不像城里人那样靠出钱雇工来建房,他们出不起这个钱。怎么办?左邻右舍、亲朋好友有的是人力。你建房时我出力,将来我建房时你也会出力。他们采取互相帮助的方法,有效解决了无钱雇工、劳力不足问题。那么,我们为何看到参加劳动的全是女性?据老或小学教师石春梅介绍,老或一带的年轻男劳力大部分都出去打工了,留在家里的自然以女劳力为主了。

 

                                          (谢蓓蕾)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我要评论】 【我要订阅】 【我要投稿】 【我要纠错】 【字体: 】 责任编辑:vjlin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
网友评论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分类信息
新闻图片推荐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