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视频-图片-专题-人才-求职-招聘-房产-本地通-购物-旅游-景点-百姓呼声-消费指南-黔港推荐专题-互动圈圈

中国故事的讲述者

    后来人,有路标

    “在外文局待得越久,越是感觉这里就像一坛窖藏很久的美酒,稍一靠近,便醇香扑鼻。一种文化浸染多了,那种被熏陶的感觉会不经意间在心里荡漾。”

    “我们是站在前辈的肩上走向世界的。”

    外文局的后来人这样说。

    《青山在》,一本由外文局几位离退休老同志自筹经费印刷的刊物,封面朴素,著名漫画家黄苗子题名,只出版了12期,里面是近300位作者的回忆文章。读过它的年轻人申宏磊,如今已经人过中年。读后她说,这些文章的作者,大多是经历了坎坷岁月的老同志,但他们记忆中最珍贵的,不是对曾经苦难的憎恨,也不是睚眦必报的循环,那是对事业的忠贞,对人间真情的执著。这书“放在那里真‘如横卧的青山,将夕阳拉长’”。她说,读着里面的故事,“如果隔着岁月的长河可以与这些前辈会心一笑,那我会说,站在你们身后,无比荣耀”。“我们面前有这样的路标,就不会担心自己变老。”

    《青山在》留给后来人的,是足迹的从容坚定,是理想的熠熠光辉。

    路标下,年轻人继往开来。

    病床前,堆着电脑、打印机,还有各种书刊资料。那本被翻看得边页发黑、几乎快要散架的厚厚的英文词典,也“跟进”了病房。被病魔折磨得清癯消瘦的他,依然埋头其中,写作、思考……

    这是在外宣岗位上工作了25年的黎海波,离开时,留在他的同事们心中永远的剪影。

    1982年,黎海波从人大新闻系毕业,进了外文局北京周报社。初来乍到,他就给自己立下了一个奋斗目标:三年之内要学做一个“双枪手”--既能用中文也能用英文写报道的记者。

    从脚下起步,达到目标的距离是遥远的,因为,那时的中国,刚刚打开闭锁的国门。黎海波为自己找到了一支世上最具实力的导师团队,那里有林语堂、胡适、鲁迅、钱锺书、费正清、白修德、怀特、拉·贝克……“为师者免费施教,随叫随到。求学者无学制学位之虞,无作业论文之累。我们之间,既无合同的约束,也无经济利益的烦恼。有的只是学术感应、知识传授、思想交流。好不快哉,妙哉。”黎海波这样调侃自己的学习状态。

    14年后,黎海波在《北京周报》开设了时事评论专栏“说东道西”,借助这个栏目,他游刃有余地应对着国际舆论话题,同世界强势媒体的评论“过招”。1996年底,《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题为《盯住金丝雀》的评论,对中国是否信守“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等原则含蓄地表示了怀疑。1998年第一期《北京周报》上,黎海波以香港回归半年后的实践,写出了评论《自在的金丝雀》,用事实给《纽约时报》一个有力的回答。“我一直觉得我们在做非常困难的工作――用人家的语言,写一些难以影响人家舆论的文章。在国际舞台上,在西方舆论界,我们的声音依然很弱。”“然而,这声音并不是可有可无,因为中国并非可有可无。我们之所以能指点江山、说东道西,不是因为我们这些所谓笔杆子有什么了不起,而是因为中国了不起。中国使我们有底气,有笔功。”

    采访时,外文局常务副局长郭晓勇说到了黎海波留下的一封信。那封信上写道:“我一来《今日中国》杂志社就喜欢门前的那两颗银杏树,所以准备成为银杏树的一部分,天天和你们在一起。将来我们社还有可能搬家,搬到哪里都不能少了大树,大树是人类的朋友,我也是,以大树的形式做人类之友……”黎海波留下了对事业的一往情深,他唯一的遗憾,是已经列出题目的《外宣要敢于触及敏感问题》的论文没有句号。

    “在九年任职期间,为国际译联做出了重要贡献:成功组织了一届非常成功的世界翻译大会-2008年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并代表国际译联积极推动亚洲翻译事业的发展。虽然他的国际译联亚洲中心之梦尚未实现,但他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为这个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在国际译联理事会和执委会会议上听别人讲得多,发言较少,但一旦发言,就有积极的作用。他为国际译联带来了一种新的文化视角,这对于国际译联这样一个强调文化多元化的国际组织非常重要。”国际译联主席玛丽昂·伯尔思今年8月1日在旧金山开幕的第19届世界翻译大会上做出的这一评价,是给刚刚从他手上接过国际译联最高荣誉奖章--金色奖章的一个中国人的。这个人刚刚卸任国际译联理事及副主席,他叫黄友义,现在是外文局副局长、总编辑。

    黄友义大学毕业就进了外文局,一干就是一辈子。这一点,和许多外宣战线的前辈一样,不同的是,作为新中国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他们驰骋的舞台更加宽阔,视野更加高远。翻看外文局的资料,寻找关于黄友义的内容,我竟有了与伯尔思某种意义上相同的感觉,黄友义讲自己很少,一旦发言,讲的全是他人与工作。他说,文字外宣品的制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书名应是画龙点睛,而不是设置陷阱,翻译是外文书成败的关键,请外国人修改中国人的译文等几个关键程序不能少……他特别提醒要追求最佳的中西合璧的效果,避免西式裤上套马褂的倾向。几十年的求索实践之后,黄友义道来的真知灼见,掷地有声。  一件摄影背心,两个沉重的摄影包,左手习惯地托着挎在胸前的那台老尼康,不时环顾周围寻找着拍摄的角度……这是父亲!和这些一起留在王昱儿时记忆中的还有许多:

    --父亲抱他最多的地方是火车站的月台。那是每次父亲出差,妈妈带着小王昱送他的地方。也只有在这个地方,父亲会放下肩上的摄影包,抱起眼含泪水的儿子说:“爸爸要去工作,很重要,回来再陪你。”父亲这句永恒不变的话出现的频率要远远多于他在家的天数。“什么工作这么重要,夺走了父亲陪我的时间?”这是小王昱脑海中挥之不去的疑问。

    --父亲的单位里有很多像父亲一样整天忙碌的叔叔阿姨,还有很多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也和他们一起忙碌。

    ……

    上大学,王昱选择的不是父亲所期望的新闻专业,而是与之风马牛不相及的应用物理。工作后,他一直从事计算机工作,但每天下班后,多了一个习惯:和父亲聊他的工作。在聆听中,王昱感受着、关注着父亲的工作,更深地了解了父亲的工作对树立国家形象、增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所起的重大作用,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渐渐理解了父亲和他的同事们夜以继日、年复一年辛勤工作的意义所在。

    如今,在为讲述一个真实、开放、发展的中国而忙碌奉献的队伍中,有了一个新兵,他的名字:王昱。

    黎海波、黄友义、王昱……在一代又一代外文人身上,我们分明看到一种精神的延续,一份责任的担当,一项事业的延伸。

    为新中国的言说仍在展开,言说者永远年轻。

 

上一页  [1] [2]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我要评论】 【我要订阅】 【我要投稿】 【我要纠错】 【字体: 】 责任编辑:穆文碧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
网友评论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分类信息
新闻图片推荐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