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视频-图片-专题-人才-求职-招聘-房产-本地通-购物-旅游-景点-百姓呼声-消费指南-黔港推荐专题-互动圈圈

谁说乞丐是“高收入群体”?

 

 

他们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用塑料瓶剪成的"小碗"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工具。有人觉得他们可怜,同情地给上一个硬币;但也有人厌恶地挥挥手……行乞者,已经成了城市里无奈而又必须接受的组成部分。

据哈尔滨市救助管理站部门统计,目前哈市职业乞讨者在120人至150人之间,他们主要的活动范围在南岗区秋林商厦、火车站、极乐寺及道里区尚志大街等商业繁华区域。流动在哈市的这支乞讨"军团"分为"安徽帮"、"甘肃帮"和"山东帮"等。

不同"帮派"占据不同地带,人员中大多受他人控制,被用以赚取市民的"同情钱".广大市民在面对街头行乞者时一定要擦亮眼睛。

这些"帮派"一般不会在同一地带出现,就像有行规一样,"山东帮"一般都是"跑单帮"的,即乞丐们不会配合乞讨,都是独自一人行乞。这个"帮"的乞丐"不讨厌",一般身着带补丁的破衣服,头上裹着厚厚的头巾,跪在人行道上磕头乞讨,也有拉二胡卖艺乞讨的;"甘肃帮"则多用小孩做"道具",或是年轻妇女,或是中老年人领着孩子沿街乞讨;在众多帮派中,看上去比较残忍的是"安徽帮",他们多在地上写下"痛苦往事",用自己残疾的肢体博取路人同情。

但无论是何帮派,他们都是以乞讨为职业的人。而那些躲在暗处利用孩子乞讨,或胁迫孩子乞讨的人最令人气愤。

在2007年6月,哈市救助管理部门组织的一次街头救助活动中,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见救助站工作人员到来,广场上的乞讨者都迅速夹带着乞讨的"道具"逃离现场。而等工作人员走后,这些人又纷纷回归原位,继续行乞。70余名行乞者中仅有两人愿意接受救助。

知情人揭秘称,不愿意接受救助的都是"职业乞丐",他们每天的"收入"最多可达四五百元,并认为这样的日子比在救助站里生活有吸引力。

对此,哈市救助管理站方面表示,依据2003年出台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本着"自愿求助,无偿救助"的原则,站里的工作人员只能"放行".有的职业乞讨人员已经被送到救助站好几次了,救助站经常和他们打"拉锯战"。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我要评论】 【我要订阅】 【我要投稿】 【我要纠错】 【字体: 】 责任编辑:杨懿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
网友评论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分类信息
新闻图片推荐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