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视频-图片-专题-人才-求职-招聘-房产-本地通-购物-旅游-景点-百姓呼声-消费指南-黔港推荐专题-互动圈圈

王凤刚同志简历及先进事迹

   退休以后,身患绝症的他全力投身于所钟爱的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集整理工作,特别是《苗族贾理》的补充搜集、记译与研究。2005年,在积累了2万余行原始素材及100多个小时相关录音资料的基础上,他开始着手《苗族贾理》书稿的整理译注工作。同年,他写了一份《吁请支持苗族古籍经典〈贾〉的抢救工作》的报告,送交丹寨县文化部门,县文化馆馆长并带到当年7月召开的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上作了反映,受到有关部门和媒体的关注。在此前后,他还曾向来访的中国人民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贵州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黔东南州文化研究所、媒体等单位的研究生、博导、专家、记者介绍《苗族贾理》,宣传其重要价值,回答其有关提问。2004、2006年,他还先后写作发表了《苗族古籍经典〈贾〉散论》、《〈贾〉——苗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苗族古籍经典〈贾〉传承探秘》3篇文章,大力宣传《苗族贾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并给有关部门的该项“申遗”工作提供了材料。2008年,《苗族贾理》被列入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极大地鼓舞了王凤刚。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顽强意志与病魔抗争,在丹寨县委、县人民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历经4年,终于完成了80万字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苗族贾理》的搜集、整理、译注工作,2009年11月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实现了他的夙愿。2009年12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乌丙安教授率专家组到丹寨县考察“非遗”工作,听取汇报并观看丹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当看到《苗族贾理》这块展板时,乌丙安教授高兴地说:“这是国宝中的国宝啊,很有价值。”接着,乌丙安教授一行还特别来到王凤刚家,紧握着坐在轮椅上的王凤刚的手,感谢他为国家搜集整理了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凤刚因在苗族民间文艺工作上卓有成绩,1980年被吸收为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贵州分会(后称贵州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1989年被吸收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曾被选为丹寨县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贵州省水家学会理事,现为丹寨县苗学会副会长。鉴于他在保护《苗族贾理》等苗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在2007~2010年四年里,连续被中共丹寨县委、县人民政府先后评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两次)、“改革开放三十年进程中成绩突出”个人、“先进文艺工作者”, 授予荣誉证书。《黔东南日报》、《当代贵州》、《文化广角》、黔东南电视台《人物》专栏、黔东南人民网、《贵州日报》等先后报道了记者采写的关于王凤刚守护民族文化遗产的事迹。2009年6月,王凤刚被黔东南州人民政府评定为“黔东南州民族民间文化优秀传承人”之一。

    现在,王凤刚仍然以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决心用那只尚能自主活动的右手,与时间赛跑,为制作《苗族贾理》苗语语音版本,为完成对苗族实用历法课题的研究撰写和对搜集保存的数万行苗族民间歌谣第一手资料的整理、翻译,为抢救和保护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奉献余生力量。

 

上一页  [1] [2] [3] [4]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尚无数据
我要评论】 【我要订阅】 【我要投稿】 【我要纠错】 【字体: 】 责任编辑:杨懿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
网友评论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分类信息
新闻图片推荐
404 error page
鍙兘鏄鍒犻櫎浜嗭紝涔熷彲鑳芥槸鎮ㄨ緭鍏ョ殑缃戝潃涓嶅銆傝灏濊瘯璁块棶棣栭〉